第一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世界文学大爆炸 > 第3章 其实文人也可以很接地气
  对于刘华单单只是出门溜达了一圈,就解决了出版社的生死存亡问题,员工们都表达出了他们的敬佩。

  果然,领导之所以是领导,还是有本事的。

  随后刘华当着全员的面宣布了两件事情。

  一个是出版社来了一个新的同事。

  范雯就这样一脸懵的被刘华推到了众人的面前。

  没有人会讨厌长得漂亮的女孩子。

  第二个是驹子要写点东西。

  刘华在写点东西这四个字上面加重了语气,总感觉像是在表达什么一般。

  众人纷纷表示愿意拜读驹子的大作。

  毕竟抛开驹子家里都是文豪不谈,他们很多人都是驹子的租客。

  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即使他是傻蛋。

  范雯办理了一下相关的手续之后,刘华让她回家休息休息,等到下周一再来上班。

  而她刚刚下楼的时候,正好看见陈继安靠在不远处的电线杆上。

  “你为什么不撑把伞呢?”

  范雯看着陈继安肩膀上厚厚的积雪,他却一动不动。

  “我在想到底要写点什么比较好。”

  “听他们说,你是文豪?”

  “我爸妈算是文豪。”陈继安想了想。

  范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家里有钱的同时还这么的有文采,到底还给不给人活路了。

  “我一直都认为不是为了写东西而写东西。你觉得呢?”

  “啊?”范雯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文学从来都不是什么刻意的东西。”

  “嗯。”

  陈继安将脸埋在了围巾里头。

  “你不回去?”

  “收租。”

  陈继安指了指那个正跑过来的男人。

  “驹子,这是下下个月的房租。”

  “好的,没必要交的这么早。”

  “这不是下个月要出差吗。”

  男人掸去积雪,指了指出版社:“驹子你要写点东西?”

  “这么乱的年代,还出去乱跑?”陈继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很疑惑的看着这个男人。

  “没事,在华国范围之内。”

  “嗯好。”

  男人转头告别,同时他又表示:“驹子,你要是有东西写出来了,记得和我说一声,我保证支持!”

  “谢谢。”

  “走。”

  陈继安将厚实的信封塞进了大衣内袋当中,然后喊了一声范雯。

  范雯有点不好意思:“人家都是这么厚实,我就一千块钱……”

  “没事,到时候我房子的卫生你也负责就好了,算是保洁费好了。”

  “好。”范雯不想吃便宜货,陈继安这般说她倒是放心了多少。

  此时接近黄昏,如果没有白雪,那么一定是一个暖色的世界。

  但是此时白雪的映照之下,这个世界有点病态的白色。

  夕阳将两个人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

  “还好那里不下雪。”范雯忽然之间说了一句:“如果那里下雪的话,雪一定是红色的。因为都是血!”

  陈继安忽然扭过头去,在灯光下,范雯的脸颊两侧,有两行清泪。

  她的声音开始哽咽,在雪地当中,变得十分的微弱:“我亲眼看到了一个孩子惨死在我面前,然而我无能为力。

  所以我一直在想一件事情,生命本身就是脆弱的,而且正是它的脆弱,所以我们一直活着,就是一个奇迹。

  我很想去帮助他们,但是我没有能力。

  所以我回来了。”

  范雯这是第一次说这么多关于她战地记者的事情。

  其实刚见面的时候,陈继安就能够感觉到她身上那股波动的情绪。

  有点丧丧的。

  现在范雯在哭泣。

  如果……她需要一个肩膀。

  那么……

  范雯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背过身去,用围巾擦掉眼泪水。

  两个人都没有说话,默默的往前走着。

  “我曾经亲身经历过死亡。”过了一会,陈继安停住了脚步,然后用脚把雪花碾压成冰:“其实每个人出生都是奔着死亡去的。”

  范雯知道他说的是父母。

  “之前我有想过一个问题,死亡的本质是什么?是一个人原本可以和你一起生活的人变成了一具冷冰冰的尸体?

  再也感受不到体温,亦或者是再也无法感受到他对你的关心?

  后来我亲眼见识到了死亡,他就躺在里头,我在外头。

  我看着他,他不知道我看着他。

  我们之间就隔着一层薄薄的玻璃。

  他的脸上画着妆容,变得不再是他。”

  陈继安倚靠在电线杆上,脸埋在厚实的围巾当中,深吸一口气。

  “再后来,母亲也去了。”陈继安摇了摇头:“让我惊讶的是,在母亲去世的那一瞬间,我以为我经历过,但是我依旧变得很无助。

  又一次相同的场景在我面前发生。”

  那一段时间,应该是陈继安最无助的时候。

  范雯以为他会一直说下去,但是话到这里就戛然而止。

  陈继安将碾成的冰轻轻踢在雪花堆里头,然后拍掉自己身上的积雪:“走,回去了。”

  雪夜很安静。

  没有人说话,就变得更安静。

  范雯总想说些什么,但是安慰的话到喉咙口,又被咽了下去。

  她不知道陈继安会想什么,不过这个男人并没有她想的那样,只是一个暴发富一般。

  他也会思考。

  这一刻,范雯开始期待着他会写点什么出来了。

  出版社距离房子并不是很远,但也不是很近。

  走了大概是两个路口之后,陈继安在红绿灯柱子下面停住了。

  他缓缓的转过身,然后看向了前面的那盏路灯。

  “你说写点诗句如何?”

  范雯知道他在和自己说话,因为旁边除了她也没别人。

  “诗句?”范雯倒不是在第一时间去质疑陈继安会不会写诗这个问题,她认真思考了一下:“我们文化和拉丁那里不相同。”

  话已至此,陈继安明白了。

  就像是中国的古诗,原汁原味才是真。

  翻译过去之后,总是显得有那么的不自然,总觉得是缺少了些什么一般。

  “那你说他们喜欢看什么?”

  “我并不认为文字的第一受众是拉丁的难民。”范雯直接打破了陈继安那种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幻想:“有一种何不食肉糜的味道了。”

  想写点东西是好事。

  但是问题是文人写的东西都是文人的。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拉丁那里的难民成天生活于水深火热当中,连自己的命都顾不上,哪里还有时间去看书,还是外面翻译过来的书。

  “我们的第一受众是京州,京州的人,京州喜欢看书看得懂文字的能够被文字力量所感染的人。”

  在路灯下,雪地中,互相都看不太清对方的脸色。

  但是让陈继安感觉到震撼的是,范雯那一双发光的眼睛。

  那是一股无比坚定的信念。

  她的眼睛,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