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婢霸天下之他国之妃 > 第7章 7.太后巧言
  第二日清晨,红霞满天,太阳还没有探出头来。

  大周国的文武百官已聚集于堂内,等候早朝。

  “皇帝驾到!”春泉公公高声宣道。

  玉文邕神情严肃,威步走来。

  众臣齐拜:“参见皇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玉文邕招手示意,“众爱卿平身!”

  众人起身归位。

  玉文邕又道:“各位爱卿,可有何要事向朕启奏?”

  众臣皆无语,玉文护扫视一下众人,便说道:“天下太平,无事可奏!”

  玉文邕夸道:“我大周有大冢宰监国辅政,自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朕甚感欣慰,有劳大冢宰为国分忧!”

  玉文护呵呵笑道:“臣之本分,皇帝过奖了。”

  玉文邕微笑道:“既然各位爱卿无事启奏,那朕有一事,请各位商议,也请大冢宰定夺!”

  众臣齐齐拜道:“臣等遵命!”

  玉文邕颔首笑道:“如今充盈后宫之际,朕欲派使臣前往突厥,求木杆可汗之女为妻,结成世代盟好,助我大周立于强国之林,不受邻国侵犯,以昌我大周,众爱卿有无异议?”

  众臣听得此言,各自欢喜,再次拜道:“皇帝圣明!”

  玉文护却急了,忙摆手说道:“各位臣公,且慢附和皇帝,此中利弊,待臣来细细说与各位!”

  玉文邕自知他会反对,便故作惊讶,问道:“怎么,大冢宰认为此事不妥?”

  玉文护拱手说道:“此事请皇帝三思,若我大周与突厥联姻结盟,的确能震慑其他邻国,然而突厥早就对我中原各国垂涎三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若突厥公主嫁入我大周,与皇帝诞下皇子,只怕会将皇子抬上朝堂,立为新帝,到时候我大周国成为突厥附庸,可就得不偿失了,各位臣公,你们觉得对是不对?”

  众臣议论纷纷,不知该如何取舍。

  “太后驾到!”门口传来通传之声。

  只见叱奴太后身着凤冠霞帔,庄严步入殿内。

  众臣赶紧跪下,拜道:“臣等拜见太后,太后万寿无疆!”

  叱奴太后面带微笑,满脸祥和,说道:“各位臣公免礼,哀家擅自闯入朝堂,应该先向各位臣公请罪!”

  说着叱奴太后拱手弯腰,对着众臣行了一礼,堂中轰然。

  玉文护心知来者不善,必是为了皇帝与突厥联姻之事而来,却又不得不给太后面子,只得说道:“太后识大体,重规距,令臣等敬佩!”

  叱奴太后依旧微笑道:“哀家今日来啊,只是说说皇帝的家事,实在不敢干预朝政,所以请各位臣公给哀家行个方便,就不另行在含仁殿召见各位了,想来哀家终究远离皇宫太久,有些规距也记不清了,大冢宰,不知哀家此举可还妥当?”

  玉文护心中怨恨,却依旧强装笑脸,说道:“太后言重了,太后大可直言不讳,放心道来!”

  叱奴太后点头说道:“那哀家就畅所欲言了,请各位臣公参详,诸位都知道,我大周开国太祖玉文泰,也就是哀家的夫君,他一生最大的志向,就是一统中原,天下归心,只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唯有将此遗志传承给后来的君主!然而一统天下,谈何容易,周边各国,虎视眈眈,觊觎我大周国土的,远不止突厥一国,前后左右,上上下下,齐国陈国,吐谷浑,哪个不是我大周的后患,自古以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拿中原之地来说,是我大周吞并齐国,还是被齐国吞并,都未可知!我大周不与突厥结盟,齐国必抢先为之,到时候他们两国联合起来,欺我大周,我大周岂能自保?各位臣公,哀家所言,有无道理,请各位决断!”

  众人议论纷纷,支持太后言论者,不在少数。

  玉文护不想后宫之中多出一个驾驭不了的突厥妃嫔,自然一味反对,便说道:“臣再重申一次,若突厥公主与皇帝诞下皇子,太后就不怕皇子成为突厥的傀儡,架空太后母子的权力,让当今皇帝成为废帝吗?到时候先不论齐国与周国之争,却先让我大周成为突厥俎上鱼肉,这样的后果多么可怕!”

  叱奴太后心中暗骂,奸贼,可真是深谙此道,贼喊捉贼,不过她早想好了对策,便心平气和的说道:“大冢宰的担心自然有些道理,但终究只是担心罢了,任何人想要做出这样的事情,我大周在列各位臣公岂会答应?何况突厥人如何能染指我大周朝政?仅有突厥公主一人在我大周,实在是势单力薄,一条小鱼如何掀起滔天骇浪?”

  玉文护冷笑道:“太后,自古红颜多祸水,太后想必听过,虽然只是一介女流,却很有可能自毁千军万马,任人宰割!汉帝刘骜宠幸赵氏姐妹而亡国,就是很好的例子。”

  叱奴太后摇头,笑了笑,说道,“那是因为他身边没有忠臣,所以才葬送了大好江山,如果堂上皇帝被美色所迷惑,失了偏颇,不是还有大冢宰你辅佐皇帝吗?大冢宰与众臣公对大周忠心耿耿,大可随时向皇帝谏言,时刻提醒皇帝不可受人蒙蔽,被人利用,所以哀家认为,大冢宰的担心实在是多虑了!”

  玉文护一时语塞,怔在当场,只得固执己见,不肯松口,便硬着头皮说道:“美人枕边一滴泪,胜过宰相语千言,臣颇感忧心啊!”

  叱奴太后只得拿出杀手锏了,前面的这一番话,虽只是一个铺垫,但连玉文护都已经无懈可击,如果再拿出一件更有说服力的东西,必能获得全殿臣公的支持了。

  所以叱奴太后从衣袖中取出一件东西,双手展开,竟是一封国书。

  “哀家手上有一封太祖写给突厥的国书,”叱奴太后走到玉文护面前,展示给他观摩,“准确的说,这是太祖发给突厥可汗的第二封国书,详细列明了迎娶突厥公主的规格与流程,当时突厥可汗收到太祖的第一封求婚国书,便欣然应允了这门亲事,只可惜这第二封国书还没有发出去,太祖便仙逝了,留下了这个遗憾,后来我大周与齐国多年征战,便没有再议此事,到了今天,是时候完成太祖的心愿了,大冢宰,当时这件事情,你应该还记得!”

  玉文护心中极为不爽,怎么肯承认,便说道:“臣不记得了!”

  叱奴太后见玉文护已经软了下来,心知目的已然达到,不由得痛快万分,便带着微笑,说道:“大冢宰日夜为国事操劳,忘了过往旧事,也是可能的,哀家只是想说明,就算各位臣公怀疑哀家与皇帝的资质,不敢苟且认同我们孤儿寡母所言,那太祖皇帝所推崇的,各位总该奉行下去才对?”

  玉文护自知再争辩下去,已经毫无意义,自己终究是太祖玉文泰一手提拔,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太后既然搬出太祖,自己无论如何也得给他这个面子,不如索性借太祖之名,带头应承了太后的意旨,更为妥当,便拱手说道:“臣愿意秉承先帝遗志,拥护大周与突厥联姻!”

  朝中大臣见玉文护都开了口,便齐声拜道:“臣等拥护大周与突厥联姻!”

  叱奴太后望着儿子玉文邕,两人相视一笑。

  事到如今,叱奴太后长吁一口气,这一关总算是过了,虽然捏着一把汗,费了这多周折,但好歹也算是险胜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