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朝大昏君 > 第33章 执着
  “你在国子监如何?”

  “一切顺利。在国子监旁边收拾了几间屋子,作为要成立的‘外学’教室。而且也已经联系了四夷馆,从他们那里先找几名先生,开办外学。且和一些商人接触过,和周围蛮夷做生意的时候,若有蛮夷的一些书籍可以拿过来,不拘任何方面的书籍,国子监都会花钱买。不过这最少需要几个月时间,在这段时间我主要是准备在国子监进行考试,整顿一下国子监的学风。”

  “应该整顿。”

  杨廷和点头。

  道:“宪宗之时,国子监学风很好。国子监有最好的先生,都是学富五车的博学之士。且当时在国子监读书的学子,都是为了好好学习。为父在国子监潜下心读了六年,才能够中进士。时过境迁,听闻勋戚后人子弟,官员子弟,他们在国子监越来越不成样子,带坏整个国子监学生,连带民生学子也忘记自己的本分,妄图攀附权贵走捷径,忘了科举正道。”

  “父亲支持我整顿国子监学风?”

  杨慎小心翼翼的问杨廷和。

  杨慎被任命为国子监司业之后,对于国子监的情况进行过调查。国子监实力雄厚,教学质量很高,毕竟这里的老师很多都是非常知名的大学者,大儒。

  但学风真的是越来越差。

  那些勋戚自己不用说了,他们本来就不指望读书。勋戚子弟他们都是靠着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活着,对于读书没什么兴趣,家人对他们也没有要求。只不过家里嫌他们闹腾,把他们扔进国子监。所以只能是留在这里,基本上都是混日子。勋戚的教育很有问题。现在勋贵没落很厉害,完全是文不成武不就。

  对于自身阶层的没落,勋贵也是没什么办法。本来勋贵都是早年跟着朱元璋和朱棣打仗的功臣后代,出来过很多武将。但现在勋贵阶层领导军队打仗的权力都被剥夺,因此后辈子弟混吃等死的最多。

  除了勋戚子弟之外,还有那些官员子弟。

  本来作为诗书传家,很多文臣家里都是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但这几十年下来,进入国子监的那些官员后代,表现也是越来越不好。官员后辈很多都在自家族学,或者是去其他学院,而不是在国子监读书。进入国子监读书的官员子弟,反而是一些学习不好的。而且有些官员更是利用自身的权力,把一些没资格进入国子监的学生送进去。这些人来国子监更多的是结交人脉,而不是为了读书。

  勋戚后人和官员后代,在国子监越发不堪。连带着很多其他学子也是如此。不少举人应该在这里潜心学习,准备迎接会试才对。可是很多举人在国子监不是好好地学习,而是为了结交权贵,结交人脉。他们想要走捷径,靠着权贵发达。这样的情况之下,那些想要好好学习的人,都受到影响。

  杨慎现在是国子监修业。

  正好是管理这方面的东西。所以杨慎准备对于国子监进行大整顿,之前国子监每个月都有考试,每年有12次考试。然后根据考试成绩,有的人可以更进一步,有的人却要被劝退,甚至是开除。但随着国子监学风越来越差,国子监的管理也越来越差。

  就是国子监祭酒,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没办法。

  他一个从四品的小官,虽然号称是小九卿,但对于这些事情又能怎么办。那么多勋戚子弟和官员子弟,你要真是把他们开除,你以后还当不当官了。

  但杨慎眼里容不得沙子。

  他是一定要整顿国子监学风的。可杨慎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呆子,岂能不知道自己这一下会得罪很多人。杨慎自己倒是不怕。

  但杨慎还是担心自己老爹。

  杨廷和是内阁首辅,本来就是一个容易受到攻击的位置。如果自己再得罪那么多权贵,很有可能影响杨廷和这边。

  杨廷和放下手中的茶杯,盯着杨慎,很认真的道:“你决定要整顿国子监学风?”

  “是。”

  “那就行了。做你该做的事情,不要想别的。皇上既然信任你,器重你,那你就不用瞻前顾后。”

  杨廷和让杨廷仪和杨慎都离开。

  杨廷仪站起来看着杨廷和道:“大哥,你好好想想。我杨家如今已站在悬崖边上,稍微不慎将会粉身碎骨。不过大哥只要退一步,我杨家将会…………”

  “正夫(杨廷仪),此事我心里有数,不用你多说。有些事情必须要做。”

  “大哥,你?哼!”

  杨廷仪甩了袖子,离开了杨廷和的书房。对于杨廷和的固执,杨廷仪非常不满。看皇帝目前对杨慎的器重。只要杨廷和稍微让一步,杨家必然能够再兴盛几十年时间。可是杨廷和如果不让步,一定要跟皇帝对着干,杨家未来如何,杨廷仪真的不敢保证。

  杨廷仪也是担心自己。

  杨廷和一旦受到皇帝的打击,杨廷仪身为杨廷和的弟弟,肯定也是逃不掉的。

  杨慎看着杨廷仪生气的离开,对着杨廷和道:“父亲,叔叔这样?”

  “没事。今天的事情你也听说了。”

  “是。已经传遍了。大家,大家都说…………”

  杨慎往下说不下去。

  因为今天廷议的事情传播之后,很多人都幸灾乐祸。认为杨廷和的内阁首辅位置不可能做的太久,新皇显然是不满意杨廷和的动作。

  甚至有人抨击杨廷和擅权。

  当然也有人批评皇帝,认为皇帝不尊重廷推的结果。反正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但有一个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新皇对于廷推很是不满意,对于背后的杨廷和也是不满意。

  皇帝不满内阁首辅?

  这可是很大的事情。可以说现在舆论闹得是沸沸扬扬。但这些话杨慎也不好跟杨廷和说,而且这种事情杨廷和有自己的耳目。说不定知道的比杨慎还要多。

  “你怎么看?”

  “父亲,我还是那句话,皇上聪慧天生,很多事情比谁都明白。”

  “我知道了。去。”

  “是。那父亲您休息。”

  送走了杨慎,杨廷和一个人坐在屋里。

  本来顺理成章的事情,竟然闹成了这个样子。杨廷和叹口气。其他朝臣都感受到了皇帝对于杨廷和的不满,杨廷和作为当事人,岂能不知道。杨廷和别其他任何人,更明显的感受到皇帝的不满。而且更让杨廷和头疼的是,新皇不是一个脾气好的人。

  从在行殿第一次就感受到了,但今天更加明显。

  那可是廷推。

  一般皇帝不愿意接受廷推的结果,那么是不可能召开廷议的。你一边召开廷议,一边否定廷推,这不是等着言官骂你。但朱厚熜这个小皇帝不一样。

  明明否决了廷推,但还敢召开廷议。在廷议当中,在众目睽睽之下,否定了廷推的结果。很是强势的表达了自己对于杨廷和的不满。

  小皇帝的做派,让杨廷和想到了自己的学生正德皇帝。都是很小的年纪就登基,而且自己的主意都很正。不是那种轻易改变想法的人,估计也不是被人轻易逼迫的人。

  这样的皇帝最难伺候。

  他们的想法捉摸不透,动不动就改变主意。

  杨廷和想起了刚刚杨廷仪的话。杨廷和已经是站在了悬崖边,这一点杨廷和岂能不知。杨廷和是才子,学富五车,历朝历代这种事情多的数不胜数。而且杨廷和历经四朝,见识过太多这种事情。

  明宪宗驾崩,明孝宗登基。明孝宗登基之后,对于明宪宗时期的那些阁老、六部尚书都是毫不留情面。登基不过一个来月,就把这些阁臣、六部尚书全都罢黜。

  同样明武宗登基之后,对于自己老爹明孝宗留下的老臣,那也是丝毫不客气。放出了大太监刘瑾,收拾那些老臣一个个战战兢兢。明孝宗留给明武宗的三名阁臣,除了留下李东阳之外,其他刘健和谢迁也都被赶走了。等这些老臣都老实了,明武宗才把刘瑾处理。

  现在朱厚熜登基,明武宗时代的老臣把持朝政。

  皇帝会喜欢吗?肯定是不会喜欢。

  这一点杨廷和岂能不明白。

  但杨廷和没办法。对于杨廷和这样的人来说,你说他权力欲强,的确是如此。杨廷和的权力欲真的很强,他喜欢一切都控制在自己手中。因为杨廷和最喜欢青史留名,最喜欢得到身后美名,属于是好名的。

  杨廷和希望自己能够和历史上的那些辅政大臣一样名留青史,成为大明朝中兴功臣。

  皇帝善变,杨廷和根本不相信皇帝,特别是经历过正德皇帝之后,更是不相信朱厚熜。现在朱厚熜支持自己的政策,但说不定过两天就改变想法。这是一心想要成为大明中兴大臣美名的杨廷和不能容忍的事情。

  所以杨廷和是绝对不会把一切都寄希望于皇帝身上。

  他只相信自己,只相信自己的力量。

  我没错。

  杨廷和不停的告诉自己,自己没有错。

  自己不是权臣,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朝,都是为了大明江山。杨廷和这样催眠自己。从书桌上拿出了“大学”,一个他已经可以倒背如流的书,静静地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