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朝大昏君 > 第131章 参考杂志
  辽东开省的事情确定下来。

  当然辽东正式开省要到嘉靖三年三月份,不过该任命的都已经任命。蒋瑶为辽东省左布政使、周金为辽东省右布政使、周宣为辽东省按察使。

  辽东省开省之后,总共确定的只有两个府两个直隶州。

  人员任命都已经结束。

  辽东省承宣布政使司所在地辽阳,成立辽阳府,任命吏科都给事中底蕴为辽阳府知府。盘锦和锦州一带成立锦州府,任命翰林院侍讲张璧为锦州府知府。

  两个直隶州,一个是盖州卫所在地,成立盖州直隶州,任命何鳌为盖州直隶州知州。一个是金州卫所在地,成立金州直隶州,任命张经为金州直隶州知州。

  人事安排也是很粗略,还没有完善。

  在辽东还没有开省的时候,他们需要先去辽东,去考察辽东的实际情况。然后给朝廷写关于如何开省的奏章,等待朝廷的批准。

  “杨师,你看看。这个写的就很有想法。”

  当了两年半以上的皇帝,朱厚熜也在摸索怎么当皇帝。

  随着经验丰富,朱厚熜也慢慢的调整自己的状态。刚刚登基的时候,为了屁股底下的皇位,朱厚熜是真的非常勤政,恨不得亲自处理所有的奏折。所以每天都会去武英殿处理事情,几乎每周都会召开一次廷议。

  但现在不一样。

  虽然事情开始增多,但朱厚熜相比起那个时候来说,反而没有那么累,越来越轻松。说起来不管是大明朝,还是其他任何朝代,高层建筑的设计还是很完善的。

  就算皇帝不插手,很多事情都能够运转。

  大明朝就更是如此。

  内阁、六部,各有各的作用。且随着朱厚熜慢慢的放权,司礼监也比刚刚登基的时候更加忙活,权力也开始增加。因为平时的那些事情,朱厚熜都让司礼监批复。

  朱厚熜只是盯着主要事情,盯着主要人物。

  当了两年半以上的皇帝之后,朱厚熜也慢慢的明白怎么抓大放小。辽东开省,涉及那么多的事情,还要往东北迁移大量的人口。王琼在浙江进行卫所改革,处理一大批的都指挥使司和卫指挥使司的官员。彭泽在清丈北直隶官田,林俊在清查南直隶庄田,姚镆在贵州进行土司改革。

  任何一个事情都是大事情。

  但朱厚熜还是有时间管别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交给前线的这些大臣之后,朱厚熜是不会一一都要管,掌握大方向就可以。

  朱厚熜现在反而重视杨慎负责的“参考”杂志。不过因为这是刚刚开始,虽然很多读书人挺喜欢,但杨慎却慎之又慎。

  大明朝读书人都非常欣喜若狂。

  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主张,可以得到皇帝或者是朝廷重臣的欣赏,可以让他们一步登天。所以很多大明读书人知道有这么一个杂志之后,都是踊跃的写信。

  可惜越是那些怨天尤人,认为没有伯乐,影响自己这个千里马的读书人,很多都是没什么能力。扯了一大堆,全都是没什么用的。

  至于杨慎却无法和这些读书人相比。

  因为“参考”是给皇帝和朝廷重臣看的。逐字逐句都要审核,如果里面出来一些大不敬的话,说不定还会牵连自己。因此杨慎选择的文章,都是精心筛选的。一些太过火的文章,杨慎可不敢写上去。

  这就是做官的读书人,和在野的读书人不一样的情况。

  不仅仅杨慎很慎重,就是其他官员也是如此。“参考”杂志是不限于任何人,任何人都可以在“参考”写文章。天马行空,没有任何限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但说是如此,那些官员哪里敢随便写。

  相比起很多还没有入仕的读书人,那些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处理过具体事情的官员,对于朝政、对于国事其实更有想法。只不过他们顾虑太多,很多都不敢乱写。

  结果开始的时候,“参考”杂志文章浮夸居多。

  不过慢慢的发现没什么事情之后,开始给“参考”杂志写文章的越来越多。里面内容也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好。朱厚熜是每一期都看。

  看看大明朝读书人都是怎么想的,也看看有没有能力出色的官员。

  这一期的“参考”杂志当中,就有朱厚熜非常感兴趣的文章。

  “此何人?”

  “皇上,周用是弘治十五年(1502年)三甲154名出身。授行人,后进入南京六科,主要在南京兵科担任给事中。后出为广东参议,历浙江、山东副使。擢福建按察使,目前担任河南右布政使。”

  杨慎回答很快。

  能够在“参考”写文章的,杨慎肯定是需要了解清楚,确认身份才可以。很多文章就算是写的很好,也不可能直接发表。因为先要核实身份,给皇帝和朝廷重臣看的东西,岂能是来历不明的东西。

  因此朱厚熜一问,杨慎就回答。

  朱厚熜高度赞扬的文章,就是周用的文章。周用给“参考”写的文章是关于治理黄河的,很多观点都非常独到。以往治理黄河主要是靠下游堤坝防洪。

  但周用认为“数千里之黄河,挟五六月之霖潦,建瓴而下,乃仅以河南开封府兰阳县(今兰考)以南之涡河,与直隶徐州、沛县百数十里之间拘而委之于淮”,很直接的表示现在朝廷治理黄河的办法,下游根本就挡不住洪水。治理黄河一味地靠堤坝,是不能成功的。

  因此他在文章当中提出了沟洫治理。

  周用的想法是,把黄河的水引到周围的田地当中,其实就是修筑一些水库。这样可以灌溉农田,还能够减轻黄河防洪的压力。认为治理黄河,应该进行综合治理,这才是正确的。

  在朱厚熜看来,治理黄河是大事情。

  明清时期,黄河屡次泛滥。一次就会造成几十万百姓流离失所,因此治理黄河一直是朝廷非常头疼的事情。不过现在的黄河治理的办法都太简单,属于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周用却用另外的思路。

  虽然还是很稚嫩,很初期的想法,但非常有想法。

  为什么办“参考”这样的杂志,就是为了等这种文章。如果不是“参考”杂志,周用一个小小的右布政使,哪里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直达天听。

  “你给周用回信,以‘参考’杂志的名义,让他继续写关于治理黄河的建议。告诉他,需要任何的资料都可以跟你申请。朕再给他一些思路,让他按照这个思路考虑一下。黄河泥沙增多,如何解决?黄河清理淤泥,要如何做?”

  “是。”

  “就要这么办。以后要多鼓励大家写这样的文章,针对实事的文章。别扯那些没什么用的,空洞的文章。朕还要去听课,今天就到这里。”

  “臣告退。”

  “对了,还有一点。你不是建议鸿胪寺在广州开设下属机构,你让鸿胪寺上份奏章。朕会让内阁讨论的。”

  “是。”

  “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