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朝大昏君 > 206 朝廷日常
  嘉靖五年七月。

  朱厚熜给翰林学士李时任务之后,就不去管具体是怎么做的。朱厚熜只是关注事情的进行情况,不会关注李时怎么操作的。不过李时还没有有什么大动作,朝廷这边却有了其他事情。

  刑部尚书赵鉴,以年老为由,请求致仕。

  赵鉴今年已经是七十二岁,的确是年纪大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是杨一清这样,七十多岁还活蹦乱跳,精神好的不得了。赵鉴七十二岁之后,身体情况明显下滑,所以选择致仕。赵鉴成为刑部尚书之后,在刑部表现还可以。当然大明朝六部当中,刑部的存在感比较低。

  因此赵鉴这个刑部尚书的存在感也的确较低。

  但再怎么说也是六部尚书。

  朱厚熜先是挽留了一下,当然只是做一个姿态,算是给赵鉴的礼仪。如果一个朝廷重臣想要致仕,皇帝连挽留一下都没有,那么就表明皇帝和这个朝廷重臣之间的关系非常不好。面对皇帝的挽留,赵鉴再次表示自己年老体衰,无法继续负责刑部。朱厚熜这一下没有挽留,批准了赵鉴的致仕。

  赵鉴致仕之后,朝廷就空出了刑部尚书位置。

  加上一直空缺的兵部尚书位置,因此朱厚熜让吏部尚书王宪主持廷推,推选兵部尚书和刑部尚书。

  兵部尚书最没有悬念。

  朝廷所有人都知道。朱厚熜宁愿空着兵部尚书位置一年时间,也要让汪鋐以兵部左侍郎的身份掌兵部部物,已经是很明显的态度。朱厚熜对于汪鋐的欣赏是溢于言表的。

  这一年来汪鋐一直是代表兵部,参加内阁会议,参加廷议。而且朱厚熜让汪鋐全权负责兵部改革,包括京营改革,全国部队兵器改革,还有卫所改革等等。

  可以说在全国军队问题上,朱厚熜非常信任汪鋐。

  因此投票结果,汪鋐票数最多。这也是朱厚熜想要的结果。朱厚熜大笔一挥,五十九岁的汪鋐就正式成为了兵部尚书。朱厚熜登基之后,汪鋐的升官速度还是很快的。应该说汪鋐这几年的升官速度,跟做了火箭没什么两样。

  从地方按察使,成为兵部尚书,只用了不到五年时间。

  问题是出现在了刑部尚书的廷推上。

  本来刑部尚书的人选来说,李昆是非常合适的。早在明武宗的时候,李昆就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甘肃。在这里和彭泽一起经略哈密,算得上是功在社稷。

  后来在杨廷和和王琼的政治斗争当中受到了波及贬官。

  朱厚熜登基之后,重新回到了京城,开始担任大理寺卿。到现在已经有四年时间。以这样的资历,转为刑部尚书是最为合适的。

  但朱厚熜却不满意。

  杨廷和致仕了,但杨廷和派系的官员在朝廷影响力依旧很大。

  内阁当中有内阁次辅蒋冕,还有内阁阁臣毛纪。朝廷重臣当中,礼部尚书汪俊、礼部侍郎贾咏,还有刚刚成为土地部尚书的彭泽,以及这位大理寺卿李昆。

  他们当初都是杨廷和的嫡系。

  朱厚熜可以重用彭泽,那是因为彭泽真的是一员不多见的大才。可是不代表朱厚熜愿意继续重用杨廷和原来的嫡系官员。不仅仅朱厚熜这个皇帝是如此,朝廷其他派系的官员也是如此。

  费宏虽然和杨廷和关系好,也属于是杨廷和派系的人。

  但自从费宏成为内阁首辅之后,费宏也慢慢的培养自己的人,想要摆脱杨廷和的身影。杨廷和留下来的政治遗产,大部分被内阁次辅蒋冕,还有杨廷和嫡长子杨慎继承。费宏作为内阁首辅反而是没有继承多少。甚至杨廷和致仕之后,费宏和蒋冕他们的关系变得微妙。

  蒋冕这个内阁次辅在内阁本来就强势。

  费宏不愿意蒋冕的实力继续增加。作为内阁首辅,费宏并不愿意自己手底下拥有蒋冕这样强硬的人。

  然后是杨一清。

  杨一清这个内阁次辅,并不把费宏这个内阁首辅放在眼里。杨一清在内阁最大的敌人是蒋冕。蒋冕虽然比不上杨廷和,但作为杨廷和政治遗产的接班人,以及内阁资历最深的人,在朝中的实力还是很强大。所以也不喜欢蒋冕实力的增加。

  然后是朱厚熜嫡系官员。

  朱厚熜登基之后,大力提拔的重臣。像内阁阁臣王瓒,吏部尚书王宪、兵部尚书汪鋐、都察院左都御史高友玑他们,自觉不自觉的组成一种合作关系。他们之间不一定就真的是朋友,但为了对抗其他势力,算是暂时性的结成了政治上的盟友。

  他们最想要做的就是抹掉杨廷和的痕迹。

  因此也反对李昆。

  结果吏部尚书王宪在朱厚熜的示意之下,推荐工部左侍郎胡世宁为刑部尚书的候选人。胡世宁迅速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廷推当中得到了最多的票数,压倒了李昆。可以看出朝中大部分势力,都不希望杨廷和再次回来,都希望杨廷和完全离开朝廷。

  此次廷推结果朱厚熜是非常满意。

  因为朱厚熜对于六部的控制力进一步增加。

  新增选的兵部尚书汪鋐、刑部尚书胡世宁,都是朱厚熜登基之后大力提拔的官员。相比起明武宗时期在朝中关系盘根错节大臣,朱厚熜更信任自己从地方提拔的这些官员。朱厚熜正在慢慢的解决明武宗时期留下来的老臣。

  接着廷推兵部右侍郎和工部右侍郎。

  最后结果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的胡锭为兵部右侍郎。顺天府伊王軏(yue)为工部右侍郎。

  其实这是一个开始。

  目前朝中年纪大,准备致仕的官员不在少数。像内阁阁臣俞琳,现在已经七十多岁,最近身体也不好。还有内阁阁臣石珤,虽然才刚过六十,但疾病缠身,估计也就在这一两年当中致仕。

  这些朝廷重臣,任何一个致仕,都会直接影响朝廷局势。

  “光禄寺卿,你有什么话说。”

  “皇上,臣不认同雷御史的话。光禄寺负责掌祭祀、朝会、宴乡酒澧膳馐之事,每年约需消耗猪19000余头、羊11000余头、牛40头、鹅32000余只、鸭37000余只。雷御史说的光禄寺每年消耗的肉、豆这些,都是为了喂养家畜,以后用于朝廷之事。非是雷御史所说,是无用之事。”

  光禄寺卿陆淞反驳。

  新的六部尚书出现,因此朱厚熜召开了廷议。

  当然一般情况之下,半个月到二十天,朱厚熜都会召开一次廷议。每一次召开廷议,时间都不会太短,甚至长的时候大约是三个时辰(六个小时)左右。平时的内阁会议,一天一般不超过两个时辰,大部分都是一个时辰左右。只有事情多的时候,或者争论比较大的时候,时间稍微长一点,没什么事情的时候就直接结束。内阁会议开的是比较随意的,时间主要看皇帝的想法,看事情的多寡。

  包括皇帝可以随时召见六部尚书,和他们讨论六部的事情。

  但廷议不一样。

  廷议算是比较正式的会议。虽然比不上朝会那么繁琐复杂,但也是有一定的程序。不少御史,平时写奏折弹劾,也会在廷议的时候直接弹劾。

  此次召开廷议,才刚刚开始不久,雷应龙就弹劾光禄寺。认为光禄寺浪费钱,应该限制光禄寺的花费。

  光禄寺,负责祭祀、朝会、皇帝宴请等等。说的比较简单一点,光禄寺是做饭的,不仅给皇帝和皇宫内的太后、妃子做饭,还给其他大臣做饭。像祭祀,大明朝有一大堆的祭祀。

  皇帝带着大臣,有皇家祭祀,也有天地祭祀,更有孔圣人的祭祀礼仪。这些祭祀,那么多大臣都要去,皇帝怎么也应该负责这些大臣吃饭。这个时候就是光禄寺负责给这些人做饭。

  除了祭祀还有一些宴会。

  像太后的生日,皇帝的生日,还有过年,皇帝都会宴请臣子。既然是宴请臣子,当然要请客吃饭。这种事情也是光禄寺负责。

  因此光禄寺的厨子非常多。

  像明孝宗的时候,光禄寺厨子最多达到过近七千人。就算是后来慢慢的减少,但现在光禄寺的厨子数量还在四千人以上。为了每年做饭,光禄寺需要大量的家禽。

  就像是光禄寺卿陆淞说的那样,光禄寺每年要消耗的家禽数量是非常庞大的。雷应龙弹劾的就是光禄寺花钱太多,陆淞反驳的是,这些都是光禄寺正常支出。

  听到陆淞的辩解,雷应龙站出来道:“陆庖正(光禄寺卿)所言避重就轻。据臣调查,光禄寺光是养鹰,一年就供养近两千斤肉。光禄寺养鹰何为?难道鹰也是光禄寺所需?还有,光禄寺一年购买家禽饲料,加上购买家禽所花费资金,总共三十四万两银子。加上光禄寺上上下下的俸禄开支,一年花费达到四十七万两之多。但臣自己计算过,光禄寺一年消耗的家禽加起来,如果都从外面购买,一年花费不超过三十万两,大约只需要二十万两左右就可以。臣想问问陆庖正,为什么从外面购买的家禽花费远远低于光禄寺自己产出家禽的费用。且皇上登基之后,开始大大缩减宫内开支,这几年也几次缩减祭祀规模、皇家宴会规模,相比起先帝之时,光禄寺的开支应该减少才对。但鸿胪寺嘉靖四年的开支,为什么还有近五十万两?臣怀疑光禄寺开支有近二十万两是无用开支,甚至被人中饱私囊。”

  雷应龙今年四十岁,入仕十一年时间。

  早年在福建莆田当县令,因为政绩出色,调入京城担任都察院御史。

  算是一个很激情的御史。

  在御史位置上,政绩很是出色。按照目前雷应龙的政绩和资历,等京察之后就能够升官。只要未来几年不犯错误,发展顺利就能够直接成为都察院佥都御史,若发展不顺利,就会去地方担任知府。

  此次抓住了光禄寺,雷应龙当然是不会轻易放开。抓着光禄寺的问题,一阵穷追猛打。朱厚熜听雷应龙的话,心里是真的非常不高兴。朱厚熜自从登基之后,为了省钱砍了宫内很多花钱的项目。甚至对于宗藩和臣子的赏赐,都吝啬了很多。被很多人骂为“吝啬”、“小气”。

  作为皇帝,也才刚刚和户部开口,让户部给内库增加拨款。

  可是光禄寺竟然一年花费这么多钱。

  奶奶的。

  说白了光禄寺就是为皇帝服务的,花费都应该是围绕着皇帝。也就是说光禄寺的这些都是皇帝的钱,都被这样浪费了。朱厚熜岂能高兴。

  “皇上,光禄寺养的鹰,是从孝宗敬皇帝时候就开始的。外藩还有地方进贡的鹰,都是放在光禄寺饲养的。”

  陆淞立马辩解。

  但他刚说,雷应龙就反击,道:“皇上为了与民同乐,把豹房所有的动物都放在了皇家动物园当中。光禄寺欺皇上刚刚登基,不懂里面的事情,就隐瞒此事,继续以饲养鹰的名义,浪费钱财。此乃大不敬,有欺君之嫌。”

  “皇上,臣不敢欺君。只是养鹰一直是光禄寺传统,因此臣忽略了而已。”

  陆淞没开口,但工部右侍郎许赞立马站出来请罪。

  因为许赞是之前的光禄寺卿。

  朱厚熜摆摆手。

  道:“现在别扯这些了。雷御史,那你说说,光禄寺应该如何?”

  “皇上,光禄寺应该把鹰交出来,放到皇家动物园。而且光禄寺不仅饲养鹰,还有一些和光禄寺没有关系的动物,都应该交给皇家动物园,而不是自己饲养。且光禄寺应该学习其他部门,彻底关闭家禽养殖。应该把家禽养殖交给其他皇商,光禄寺从他们手中购买家禽。这样可以大大缩减光禄寺开支。光禄寺每年的开支,要接受都察院查验。且光禄寺这几年的开支,应该清查。”

  杨廷和新政的时候,其实关闭了很多朝廷部门开设的家禽养殖场。

  因为这些养殖场效率太低。

  举个例子的话,明明十头猪只需要一百两银子就能够从市场上购买。可是如果让朝廷开设的养殖场养猪,那么养十头猪反而需要花费二三百两银子。中间这些钱不知道都跑去了哪里。

  杨廷和当时认为,这些养殖场养了太多人,也是属于冗员范围,都应该裁撤。所以裁撤了一大堆。

  因此杨廷和新政,关闭了不少。

  但光禄寺这边还是有不少的。雷应龙的意思是,这些都应该关闭。把养殖家禽的任务交给那些和朝廷有合作的皇商负责。朝廷只要花钱购买就可以,这样就能够节省大量的资金。

  朱厚熜点头。

  道:“查,查光禄寺账目,且要改。”

  皇帝也是人。

  朱厚熜认为自己这几年做的事情,还算是一个很好的皇帝,算得上是明君、勤政之君。连自己都这么节俭,光禄寺这样不就是贪污自己的钱。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个小小的光禄寺,一年竟然花这么多钱。

  就算朝廷有钱,也不能这么浪费。

  “雷御史,朕命你巡视光禄寺,督促监督光禄寺改革。”

  “臣遵旨。”

  雷应龙大喜。

  因为对于雷应龙这样的御史来说,他们的政绩就是弹劾效果。前后两任光禄寺卿许赞和陆淞两个人脸色却变得难看。两个人都清楚光禄寺的问题。

  可是光禄寺这么多年下来,都是这么运作的,也没什么事情。

  反正光禄寺卿这个职位,只是一个过渡职位。很少有人能够在光禄寺卿位置上多少时间,都是把这里当成是跳板。所以他们并不愿意在光禄寺卿这个位置上大动干戈,影响自己的进步。毕竟光禄寺卿每年花费那么多钱,涉及到的部门和人不是一个两个。光禄寺的那些钱,并不是光禄寺自己吞了,还有其他人一起吞了。

  何必捅开。

  没想到被雷应龙捅开了。

  “继续。”

  “皇上,这是撒马尔罕、土鲁番、天方国使团名单和上贡物品。”

  鸿胪寺卿严嵩上前。

  虽然朱厚熜开始慢慢的废除朝贡贸易,但并没有完全废除。西域的一些势力,派遣代表团来到了京城,继续朝贡贸易。朱厚熜翻了翻,脸色变得难看。

  放下之后,道:“先放着。继续谈下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