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许愿餐厅并不想爆火 > 第53章 南瓜炸糕、卤煮
  青叶幼儿园。

  课间, 老师们纷纷回到办公室休息。

  其中一个女老师趴在桌上,一边奋笔疾书,一边唉声叹气。

  中途, 她爬起来呷一口茶水,然后用力地, 仿佛是从腹腔深处, 挤出一声悠长而低沉的叹息。

  隔壁桌的老师好奇道:“张老师, 备课呀?”

  备课也不至于这么痛苦吧?

  张老师又叹了口气, 抓起一本小册子,朝他晃了晃,“还不如备课呢……”

  上大学的表妹突然说周末要过来玩儿。

  作为姐姐,自然要招待。

  可问题是, 她也是去年刚来清江市, 对这里也两眼一摸黑。

  她最怕做攻略了,昨晚就愁得不行。

  早起坐地铁过来时,正好看见工作人员换上了今年新出的旅游指南,她就顺手拿了一本, 准备临时抱佛脚。

  同一间办公室的老师们听了, 纷纷点头。

  “确实, 我虽然是本地人, 但反而没怎么在本地玩过,换我的亲戚突然跑来找我玩, 我也愁。”

  “最近几年, 清江市的旅游指南做的正经挺不错, 听说还有不少人专门提前网购呢……”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感同身受也只是说说罢辽。

  几个老师唏嘘一番,排着队过来, 依次往张老师肩膀上拍了把:

  “真惨,你加油!”

  “今天这点困难算什么?明天你就会发现,困难更多!”

  年轻的张老师冲他们翻了个白眼,并试图比中指。

  想了下,可能教坏小朋友,又愤愤地收回去。

  这见鬼的同事情!

  简直不堪一击!

  众人纷纷大笑,整间办公室内都翻滚着快乐的气息。

  张老师重新埋头狂写。

  她又翻了一页,刚写几个字,突然咦了一声。

  张老师抓起指南,脚下一蹬,工作椅就咕噜噜滑到余渝这边。

  “今年新上榜的餐饮机构里面有一家廖记餐馆哎,是不是就是余老师你新家附近的一家?

  是谁来着,啊,果果舅舅开的那个。”

  原本大家对这些还不大感兴趣,可冷不丁出现了一个熟悉的名词,都下意识聚过来。

  余渝一愣,“真的吗?我看看。”

  他接过旅游指南一看,哎,店面照片和地址都对得上。

  真的是呀!

  “还真是呢。”

  另一个老师也惊讶道。

  他就是本地人,知道这个榜单好难上的。

  “光知道他家里做点心挺好的,没想到饭菜也这么有名……”

  一个老师感叹道。

  今天早上余渝刚给大家带了廖记餐馆的南瓜炸糕。

  虽然已经冷了,但用学校的微波炉叮一下,就好吃得像刚出锅。

  微波炉打过的炸糕表面立刻变脆,牙齿压下去时,能听见细微的碎裂声。

  油炸物保温效果极佳,外面凉了,里头还烫人呢。

  小心翼翼地撕开道口子,看着汹涌的热气喷出,再噘嘴吹几下。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炸糕也是如此。

  内部糕体细腻至极,又柔又嫩,带着浓浓的南瓜香。

  咬到中间,还会有半固体的豆沙流出来,又香又甜。

  连信誓旦旦要减肥的女老师们都没忍住,一口气吃了两三只。

  余渝就笑了,“看你说的,既然是餐厅,当然主营烹饪,你应该说既然点心都做的那么好,菜肯定更差不了。”

  大家也跟着笑。

  确实。

  “哎,余老师,之前咱们秋游的时候,你拿的是不是就是他家的菜?”

  张老师问道。

  当时大家还相互交换了下,味道确实出色。

  这可是我的朋友诶。

  上榜了!

  超棒的好嘛!

  余渝点头,借机安利起来:

  “我平时一般也都在他家吃,氛围很好的。”

  能遇到好多有意思的人和事。

  让人心情很愉快。

  搬到绿苑区,真是他来到清江市后做过的最正确的选择。

  众人就都挺羡慕。

  “这也太好了吧?”张老师就跟吃了个柠檬似的,酸溜溜道,“我住的那个地方光名头大了,周围的餐厅都中看不中吃,现在一到饭点我就愁。”

  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一般上班族很少自己做饭,要么点外卖,要么出去吃。

  然而外卖好多翻车,出去吃吧,又懒得搜索……

  所以住处附近有一家值得信赖的餐厅,是多么重要啊!

  余渝就笑,“那你们也搬到附近去嘛!还可以坐班车。”

  他现在都不太自己开车上下班了。

  省出来的油费下月可以买几十双袜子,寄到福利院去!

  青叶幼儿园的待遇很好,虽然不直接提供宿舍,但每月都有高额的租金补贴。

  算下来,还是很实惠的。

  好几个老师对视一眼,摇头摆手。

  “太远了……”

  美食的诱惑力虽大,但懒觉也不容小觑。

  他们几个户籍不在本地的,大部分都是就近租房,通勤时间尽量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如果真的为一口饭,搬到廖记餐馆附近,哪怕可以坐班车,也要早起将近20分钟呢!

  有这20分钟,多睡一会懒觉不好吗?

  余渝也不坚持,只是笑眯眯道:“有得必有失嘛,吃的好了,心情好,做梦都香。”

  大家纷纷起哄要打他,闹着闹着上课铃就响了。

  几位老师再次散开,重新回到自己桌前收拾起来。

  今天不该余渝跟校车。

  傍晚放学,他特意搭乘地铁回家。

  下到乘车处时,果然见中间的便民宣传架上有一大排新的旅游指南手册。

  墨绿色的塑封,厚实的纸张,看上去很有质感。

  有几个背包客样子的年轻人正聚集在那里,一边对着手册讨论,时不时点头。

  不远处的志愿者看见了,主动上前,热情帮忙指引。

  余渝就觉得这一幕很好,不自觉笑起来。

  他顺手拿了两本,然后翻到廖记餐馆所在的位置……

  来到廖记餐馆后,余渝先像往常那样跟门口的赵阿姨和夕阳红组合打招呼,又去到后厨那边,撑着柜台笑眯眯问道:

  “廖先生,你看没看过新出的旅游指南?”

  正在后厨熬汤的廖初抬头,“什么指南?”

  别说新的,旧的他也没看过。

  “旅游指南呀!”余渝把那本册子摊开,指着上面一页说,“廖记餐馆入选了。”

  一干老食客闻言,纷纷挤过来看。

  余渝早有准备,掏出背包中的另一本递过去。

  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旅游业一直是清江市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而当地政府为了更好的吸引游客,每年10月底11月初都会更新一次旅游指南手册。

  手册上不仅有当地的名胜古迹,人文山水等景点,还有本年度比较热门,民间口碑比较好的一些衣食住行的店铺,以方便外地游客。

  其中衣食住行四个门类中,每个门类都会有十五个名额。

  因为这是官方旅游指南,各大海陆空交通枢纽和景点同步免费发行,宣传力度十分强劲。

  一旦能够入选,效果简直比在省台连续不断的打广告还要好。

  而清江市作为省会城市,光常驻人口就破千万,相关店铺自然不计其数。

  所以竞争一直非常激烈。

  廖记餐馆从开业至今,满打满算也才四个月,竟然就力压一干老牌竞争对手上榜,着实令人惊讶。

  不过对他们这些老食客来说,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廖记餐馆值得!

  老板值得!

  宋大爷和李老爷子年纪大了,眼睛有些花,看不太清手册上的小字。

  “写的什么?”

  姬鹏干脆举起来大声朗读: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菜品色香味俱全,几乎没有踩雷。

  在固定菜单之余,老板每天会推出2到3款特色菜,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重点推荐他家的特色饮品和自酿酒,绝对是其他店铺没有的好味。

  另外,老板很帅……”

  念到这里,廖记餐馆里的一干食客都哈哈大笑起来。

  廖初:“……”

  这是什么手册?!

  听上去就不太正经。

  胡顺就笑:“人家的大厨是技术岗,您这个还兼职门面呐!”

  大家顿时笑得更厉害。

  余渝歪头打量他几眼,比了个大拇指,眉眼弯弯。

  咱们廖老板确实很帅。

  廖初无奈:

  你怎么也跟着瞎起哄。

  等笑声告一段落,姬鹏继续道:

  “大厨兼老板是前任老滋味餐厅行政总厨,曾荣获过多次海内外烹饪金奖,实力非凡……

  哎哎,还有特色,餐馆门口有一许愿缸,据说非常灵验,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许愿币都会被老板用做慈善,可以查看相关开支□□,点赞。

  总结:正餐人均350+,消费略高,但掌勺值得信赖,物超所值,不妨一试。”

  说的确实挺客观的。

  如果廖初这种级别的大厨去给别人打工,会不会亲自下厨另当别论,但所在的餐厅必然人均消费千元起步。

  比如说之前京城的老滋味餐厅。

  贵就不说了,还是会员制,普通消费者根本进不去。

  姬鹏就好奇,“这是怎么选出来的?”

  作为当地人,他还是第一次看家乡的旅游宣传手册呢。

  还别说,各方面做得都挺细致的,连什么地方有公共厕所都标出来了。

  “应该是投票吧?”

  有人不太确定地说。

  “可是前段时间也没见哪个平台公开征集投票啊?”

  众人面面相觑。

  还真是。

  “不是投票。”一直没出声的赵阿姨突然说。

  “前些年倒是曾经在网络和电视平台上进行过公开投票,但是马上又有人开始刷票,当时还被迫取消了两次呢。”

  公开投票看似民主,但是实际的可操作空间也大,很容易成为某些商户博弈的工具。

  “那后来呢?”池佳佳追问道。

  “后来就改成暗地走访的形式了,”赵阿姨拿起手里的毛衣看了看,准备换另一种颜色的毛线,“好像是有高人指点,根据年龄段,住址,生活习惯和职业等等,做了专门的分类,然后再由工作人员随机采访统计。”

  这样搞了之后,别说商家,就连去前线统计的人都不知道自己会问到谁。

  公正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

  众人略一琢磨,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那这个工作量很大呀!”

  “确实不小,”赵阿姨点头,“听说是旅游局新上任的领导拍板决定的,很有魄力的一个人。”

  清江市的旅游业也曾经混乱过一阵。

  跟好多其他城市一样,旅游局及其下属单位政府工作人员光吃闲饭,正事不管,就导致外地游客对这里的体验感极差。

  时间一长,形成恶性循环,旅游收入一年不如一年。

  堂堂省会城市,旅游业做的竟然还比不上附近的地级市!

  奇耻大辱!

  后来大概是省领导也看不过去。

  没道理有这么多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风光,反而打一手烂牌。

  于是在那短短1、2年间,市领导班子进行了一次大清洗。

  现任文化和旅游局长以黑马之姿杀出重围,走马上任时,年仅40岁。

  他上台之后,立刻力排众议,联合其他单位做出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其中影响最大的重点举措有两条:。

  头一个就是改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开辟旅游专线,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专业技能考核,不达标就滚蛋;

  第二个就是旅游指南,取消原来的投票方式,制作全新版本。

  因为那时候的旅游指南手册真的太烂了:

  入选的排行榜推荐店家里面,至少有七成是花钱砸上去的,好多外地游客被坑……

  一开始不是没人抗议过,因为这个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实在太大。

  但他都顶住了。

  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支持他的省领导也是正确的:

  只用了仅仅三年时间,清江市的旅游业风气就焕然一新,从原来的全国旅游城市收入垫底,一口气冲到了前十。

  所以说好不好的,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

  你真心为老百姓考虑,他们自然也心甘情愿的来消费。

  绝大部分旅游城市都有类似的宣传手册,但有清江市这种效果的,寥寥无几。

  姬鹏念完之后,那本旅游指南就在大家手里传了几个来回。

  宋大爷和李老爷子也接过来翻了几遍,趁热打铁提出意见:

  “咱们餐馆什么都好,就是小了点。”

  众人纷纷点头。

  以前刚开业的时候也还行,只要来的早都能有坐。

  可现在,随着廖记餐馆名气扩大,慕名而来的食客越来越多,但凡稍晚点儿,都要等座了。

  这会儿姬总刚进门,听了这话就顺口道:

  “那就会员制,只做熟客。”

  人多了以后,难免拥挤。

  众人齐刷刷看过去。

  池佳佳幽幽来了句,“资本家啊……”

  普通平民和社畜就没有享用美食的资格了对吗?

  姬总:“……”

  嘴瓢了。

  姬鹏也抗议道:“爸,你这个想法很可怕啊!资本家的垄断阶级主义暴露无遗!”

  众人又齐刷刷去看他。

  所以说,拆台捅刀子最狠的,还是得亲儿子!

  姬总就有点尴尬。

  小兔崽子!

  “咳,”他清清嗓子,“我就顺口一说。”

  顿了顿又道:“老板也不是那样的人。”

  但凡对方想走那个路线,一早就干了。

  宋大爷哼了声,罕见地老气横秋道:

  “现在的年轻人啊,哼哼。”

  吃饭,一看口味,二看氛围。

  世界之大,芸芸众生多如恒河之沙,认识的不认识的能凑到一个房檐下,本身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缘分。

  天南海北的人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不挺好的吗?

  姬总少有的面皮发烧。

  廖初看了看大家,忽然笑了下。

  他越来越喜欢这个地方了。

  “明年会开放上层。”

  他突然道。

  众人先是一愣,然后就跟风吹稻穗似的,猛地扭过头来,异口同声道:“真的?!”

  廖初点了点头。

  就在上周,他关于特殊人才落户的申请通过了。

  虽然接下来还有一个月的公示期,但基本不会有变故。

  等到明年七月一号,纳税记录满一年,他就可以买房。

  只要有了新房子,他就能把现在的餐馆二楼改建。

  二楼不像一楼,没有玄关、后厨和吧台,可利用空间更大。

  他已经简单规划过了,至少能多出两个包间和二十张桌子来。

  第二天早上,秋风瞬间凌厉起来。

  天空阴沉沉的,好像随时都会下雨。

  昨天还顽强支撑的树叶,兵败如山倒,被强劲的秋风吹落一地,仿佛一夜之间,地面就黄了似的。

  落叶随着风满地打滚,刷拉拉,平添寂寥。

  偶尔有行人的脚踩上去,咔嚓嚓碎成一片。

  赵阿姨直接穿了件羊绒大衣过来,“昨天晚上风刮了一晚上,可能要降温了,小廖啊,你跟果果都要注意保暖……什么这么香?”

  果果开心道:“是卤煮!”

  说完之后,她又转头问道:“舅舅,什么是卤煮?”

  里面戴着口罩的廖初声音发闷,“……用卤汁煮的好吃的。”

  吃了就知道。

  卤煮是北京的一道传统小吃。

  做法相对粗豪:

  将特质的面火烧、猪肺、猪肠放进提前调好的卤汁儿里煮,一般也会在里面加豆干。

  这么做出来的猪肉浓而不腻,是内脏爱好者们的心头好。

  再根据个人喜好来点蒜汁儿、腐乳、香菜什么的,满满当当一大碗。

  有点粗豪。

  有点狂放。

  甚至可以说不太讲究,不登大雅之堂。

  但你不能否认,这确实是一方百姓的最爱。

  大肠小肠自不必说,懂得都懂,最爱那嚼劲和独特口味。

  还有猪肺。

  不喜欢的觉得恐怖,可喜欢的,反而对里头“咯吱”作响的肺管子情有独钟。

  嗨,图的就是这一口!

  面火烧质地紧实,所以才能跟下水一起煮,老半天都不待软囊的。

  等时候够了,煮透了,一整锅卤汁的精华都在里头了。

  咬起来也不费劲,软滑,还带着点儿死面特有的嚼头。

  夏半年,闷热的时候来一碗。

  千万不能放凉了,那就不香了。

  这个得趁热吃,大口吃,从头到脚憋出一身大汗。

  再来一口冰镇汽水,透心儿凉,那叫一个畅快!

  冬半年,阴冷的时候叫一份。

  必要亲眼看着师傅从不断翻滚着的卤煮大锅里,用长筷子、长夹子夹出来,放在案板上现场剁碎。

  必得是大锅!

  里面红棕色的卤汤颜色浓到发褐,咕嘟嘟炸开大泡儿。

  氤氲的热气无孔不入,叫你一颗心都跟着发痒。

  趁热连汤带水唏哩呼噜一通塞,满口异香。

  连带着骨头缝儿里刚钻进去的那点寒气,也都随着薄汗一起排出。

  一份,主食和菜肉都有了,管饱!

  这就是劳动人民朴实的智慧。

  不爱吃的也没关系,店里还有固定的烧肉夹馍。

  来了,就别想饿着出门。

  这会儿廖初把卤煮煮好,等会儿只需要烙白馍即可。

  卤煮装碗、切肉夹馍等非关键步骤,都有后厨的帮手做。

  几分钟后,余渝缩着脖子进来,鼻尖冻得微微泛红。

  跟个兔子似的。

  他不断往手上哈气,“好冷好冷!”

  他是南方人,有点受不了北方瞬间尖锐的北风。

  不过听说这边冬天有集体供暖,会很舒服。

  果果拍着自己身边的座位,“鱼鱼老师,这里呀!”

  余渝刚过去,就发现她的眼睛好像微微有点肿,“廖先生,她眼睛怎么了?没睡好吗,还是发炎了?”

  不提这个还好,一说这事儿,廖初也是啼笑皆非。

  他挑开挂在厨房门口挡油烟的半截竹帘,对果果道:“你自己告诉余渝老师,昨晚谁哭鼻子了?”

  见余渝和赵阿姨都往这边看,果果立刻用自己的小肉手挡住脸蛋,缩着小身体,嘿嘿直笑。

  孩子大了,知道害羞了。

  廖初失笑。

  昨天晚上他关门后盘账,果果就在旁边画画。

  过了会儿,小姑娘看着舅舅写满纸,突然说要学写字。

  孩子有上进心是好事,廖初就问她想写什么?

  小姑娘不假思索道:“我想写舅舅和果果的名字。”

  她听别人说,名字很重要的。

  廖初扬了扬眉毛,“很难的。”

  当时还不知道事情严重性的小姑娘拼命点头,“果果是勇敢的小朋友,不怕困难。”

  然后她就给写哭了。

  “呜呜呜,为什么笔划这么多?”

  小姑娘趴在桌上,右手拿着水彩笔,笨拙地在A4纸上划拉,左胳膊不断抬起擦脸。

  大颗大颗的泪珠,像黄豆一样噼里啪啦落下来,看上去好惨。

  廖初就觉得她又惨又好笑,摸着毛茸茸的小脑瓜道:“咱们先写点别的,好不好?”

  “廖”这个姓氏,别说小孩了,就连他这个成年人都经常觉得麻烦。

  开局地狱模式。

  然而,小姑娘也不知是随了谁,天生一股倔劲,越不让她干的事儿越想干。

  就见果果抽噎着摇头,“不,不要,老师说勇敢的小朋友不可以轻易放弃……”

  可是,可是……

  她低头看着那仿佛永无尽头的姓氏,再一次绝望大哭起来。

  为什么笔划这么多呀?!

  真的好难写!

  呜呜呜!

  昨天晚上果果甚至没要求听睡前故事,大半夜都跟自己的名字较劲。

  一边哭,一边写,一边写,一边哭,然后写着写着就睡着了。

  哪怕睡着还死死攥着水彩笔。

  廖初差点笑死,又有点心疼,就想悄悄把水彩笔从她手中夺下来。

  结果刚刚一碰,小姑娘就瞬间清醒。

  她胡乱抹了把脸,睡眼惺忪的继续写。

  廖初:“……”

  这么拼命是图啥?

  余渝和赵阿姨听后,都是想笑又不敢笑,憋得肚子疼。

  小朋友也太可爱了叭?

  “果果会写自己的名字了!”小姑娘满怀期待地问,“鱼鱼老师要看吗?”

  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你,里面满满的期待,就差直接在小脑瓜上写一行字:

  快看看嘛!

  这谁拒绝得了?

  反正余渝不能。

  “老师有这个荣幸看吗?”余渝笑着问。

  果果点头如啄米,“赵阿姨也可以看!”

  她立刻从自己的小猪书包里掏出两张折叠的A4纸。

  她要带到学校里去给老师和小朋友们看。

  余渝:“……”

  好家伙,水彩笔本来就粗,名字笔划也确实多,然后一个字就占了一张纸。

  姓之大,一张纸容不下!

  如果单纯从书法的角度来看,实在有些不堪入目:

  横不平,竖不直,一撇一捺,几乎要飞出边际……

  但这是一个四岁小孩写的呀!

  于是果果顺利收获一大波夸奖,简直给美坏了。

  嘿嘿,我果然是好棒的小朋友!

  余渝见她的小辫子松了一只,“先别动。”

  小姑娘就乖乖坐好,“鱼鱼老师,你要给我编辫子吗?”

  余渝笑道:“好,老师给你编辫子,咱们果果是个漂亮的小姑娘。”

  果果嘻嘻笑起来,小脸儿上都放了光,“鱼鱼老师也好看的。”

  大清早就被人夸奖,心情美美哒。

  余渝先捂热了手,这才帮她重新打理头发。

  廖初抽空看了眼,。

  就见青年几根白皙的手指在黑压压的头发中灵活穿梭,强烈的色彩对比晃得人眼花。

  很快,原本最普通不过的双马尾就成了两只蝴蝶结。

  头发绑的蝴蝶结。

  赵阿姨默默地看着。

  这手艺,不织毛衣可惜了……

  稍后去到幼儿园,果果神秘兮兮地对倩倩说:

  “倩倩,我给你看个好东西叭!”

  倩倩点头,两眼发亮,“什么呀?”

  果果就从书包里掏出那两张A4纸,骄傲道:“我会写自己的名字了!”

  倩倩就哇了一声,“好厉害!”

  真的好厉害!

  原来名字这么大!

  旁边的老师看见了,也跟着夸奖一句。

  果果就学着倩倩平时的样子,叉起圆润的小腰……嗯,小朋友的腰不太明显,所以看上去是叉着圆肚皮。

  倩倩就挺羡慕,对老师说:“老师,我也想学写自己的名字。”

  爸爸知道了一定很高兴。

  然后……

  倩倩也哭了。

  “哇啊啊啊!”

  真的好难写!

  一张纸根本装不下!

  她为什么要叫“柳倩”!

  我要改名字啦啊啊啊!

  *********

  傍晚,部分家长来接自家小朋友时,就发现自家小宝贝儿两只眼睛红通通的,不由十分担心。

  可听老师们说明原委后,又忍不住当场爆笑。

  果果那三个最要好的小朋友无一幸免。

  倩倩一脑袋扎进柳溪的怀里,扭着圆滚滚的身体嚎啕大哭:

  “爸爸,你为什么要姓柳?!我要跟着妈妈姓!”

  柳字真的太难写了!

  柳溪:“……”

  傻孩子,你妈姓霍啊!

  佳茗小朋友变成了忧伤的小绅士。

  他全名叫赵佳茗,同样是一段忧伤的故事。

  他拿着奋斗了一整天,仍毫无进展的a4纸,小声抽噎着,却还反过来安慰妈妈。

  “呜呜,妈妈,你不要难过,呜呜,等我长大了,就会写好了……”

  呜呜呜,真的好难过!

  这个名字足足有三个字!

  佳茗妈妈忍笑,又有点心虚。

  其实当初跟孩子他爸琢磨名字的时候,也有几个简单好写的备选来着。

  只不过当时就觉得不如这个文雅……

  “儿子乖,咱们回家吃点心,好不好?”

  佳茗小朋友又抽噎两下,“好。”

  顿了顿,又补充说:“妈妈,我今天可以吃两块吗?”

  佳茗妈妈立刻搂过儿子来疯狂揉搓。

  可以,可以!

  啊啊啊我儿子太可爱了!

  不过,对比起另外一位可怜的小朋友,这都不算什么。

  胡有才来接儿子时,就发现那颗大脑袋都傻了。

  一抬头,泪流满面。

  “爸爸,你是不是根本就不爱我?”

  胡有才:“……”

  你这一天在幼儿园里到底经历了什么?

  小朋友两眼无神地蹲坐在后面,一时悲从中来。

  胡耀祖,他竟然叫胡耀祖!

  足足有三个字!

  而且每一个都那么难写!

  问明原委后,胡有才难免愧疚。

  妈的,当年起名的时候忘了这岔。

  等以后长大了考试,等自家儿子写完名字,估计人家同学两道题都做完了。

  他挠了挠头,努力吸气收缩肚子,跟儿子一起蹲坐在马路牙子上。

  胡耀祖,胡耀祖……好像笔划是挺多的哈。

  可寓意好啊!

  忽然看到一个小朋友蹦蹦跳跳,格外嗨皮,跟一众大放悲声的同学们画风分外不同,他顺口问道:

  “那也是你班的同学吧?怎么那么高兴?”

  原本胡耀祖小朋友没有哭,可抬头看清来人后,终于彻底崩溃。

  “哇啊啊啊啊!他叫王一!”

  胡有才:“……”

  当天晚上,小叶子班家长群里空前活跃,许多家长在感谢老师们教诲的同时,都忍不住提出同一个议题:

  究竟要不要给孩子改名?

  第二天早上,廖初就发现余渝的状态有些不对。

  平时总是活力满满的猫眼里失去了高光,嘴巴也有些苍白。

  “你是不是生病了?”他皱眉道。

  余渝反应都比平常慢了点,“你这么一说……”

  好像今天起床时,身体确实有点酸,喉咙也又肿又痛。

  廖初道:“你先去那边坐着,我上楼给你拿温度计。”

  余渝现在就觉得脑瓜子疼,里面装的好像不是脑仁,而是一壶豆花。

  “37度九,”廖初的眉头都拧起来了,“得去医院。”

  余渝啊了声,发烧呀,难怪身上没力气。

  他倒是没坚持带病上岗。

  主要担心传染给小朋友。

  余渝给园长打电话说明情况,对方很爽快批了三天病假。

  因为知道他是孤身一人,还特意问需不需要帮忙。

  旁边的廖初听见,主动出声道:“您好,我是廖初,等会儿陪余老师去医院。”

  园长就放心了,又安慰余渝几句,让他安心养病。

  “廖先生,其实我可以自己去的。”

  余渝勉强笑了下。

  廖初根本不理他,叫了店员来吩咐几句,又把果果送上校车。

  小姑娘也看出鱼鱼老师的状态不对,十分担心,“鱼鱼老师生病了吗?”

  廖初帮她掖了掖围巾,“嗯,所以舅舅要带他去医院。”

  果果抖了下,“要打针吗?”

  打针好痛的。

  廖初道:“现在还不知道,要听医生的话。”

  果果点头,“那我乖乖的,你告诉鱼鱼老师,一定要快点好起来。”

  廖初摸摸她的小脑瓜,“好。”

  雇佣店员的好处在今天体现得淋漓尽致:

  廖记餐馆今天早上的主打是包子,廖初快手快脚包完之后,其余的就可以完全托付给店员。

  哪怕他一时半刻不在,也不会影响餐馆正常经营运转。

  余渝本来不想麻烦别人,结果就被廖初抓着,一把塞到车里去了。

  他本来就不如对方力气大,现在又生病,简直毫无反抗之力。

  “真是不好意思,耽误你做生意了……”

  廖初看了他一眼,“生意什么时候都可以做,命只有一条。”

  余渝就笑,眉眼弯弯,“只是感冒而已,死不了人的。”

  廖初抿了抿嘴,没说话。

  他说的不对,感冒也是能死人的。

  医院大概是世界上生意最好的地方,不管什么时候来,永远人满为患。

  廖初让余渝坐下等,自己再去拿着他的证件排队挂号缴费。

  旁边有个大爷闲的难受,就问道:“小伙子,生病了呀?”

  余渝点头,一张嘴就咳嗽了两声,“好像是感冒了。”

  大爷点头,“最近感冒的可多,我也是一觉醒来头沉,这不,闺女帮我挂号去了。你自己来的?”

  余渝的好像忽然生出一点奇异的满足和柔软,“我朋友陪我来的,他也帮我挂号去了。”

  一米九的个头在人群中分外突出,不怕走失。

  余渝靠在椅背上,突然就觉得很幸运。

  大概是最近冷暖交替,又突然降温,感冒发热门诊的人特别多。

  两人排了将近半个小时,结果诊断只有几分钟。

  “目前来看是风寒感冒,吃点药就好了,平时多注意休息……”

  医生翻了下病历,“你刚才说是刚到本地不久是吗?那可能也有不适应的原因,所以导致抵抗力比平时低一点,年轻小伙子,多注意锻炼。”

  余渝现在的脑袋里又热又涨又疼,几乎听不太清医生说了什么。

  倒是廖初特别问了嘴,“那有什么忌口吗?而且他现在发烧,要不要打针?”

  这种问题无疑是日常病患问的最多的,所以医生干脆就抽了一张批量印刷的注意事项给他。

  “年轻人底子好,好好休息的话,三五天就能好了。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等,这些都是身体自我免疫系统对抗的表现,打针也不能避免。

  他这个温度不算太高,你们先回去观察观察,如果继续升高的话,再来。”

  回去的路上,余渝一直靠在副驾驶上闭目养神。

  等红灯的时候,他忽然说了句谢谢。

  廖初才要说话,就听他又说:“上次有人陪我来医院,都不知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爸爸妈妈有了自己的孩子,爷爷奶奶有了新孙子,外公外婆有了新外孙,他这个旧的自然就可有可无了。

  而亲戚们光是照顾自己的孩子,就拼尽全力,他这个拖油瓶……也没资格要求更多。

  他记得大概小学5、6年级的时候,也是冬天,他得了流感,不得不每天去医院挂点滴。

  当时好多跟他差不多年纪,甚至比他还大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陪着。

  有的甚至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那么多人围着一个小朋友,多幸福……

  当时余渝就想,如果爸爸妈妈也能这么照顾自己,哪怕让他天天生病也好呀。

  小余渝有点委屈,晚上偷偷给爸爸妈妈打电话,然后……

  然后他就知道了,即便是生病,也不是每个小朋友都会有爸爸妈妈陪的。

  可是现在,他已经不是小朋友了,却开始有人主动陪自己去医院。

  好像人生中缺失的某个碎片,在这一刻,悄然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