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许愿餐厅并不想爆火 > 第72章 五百万!
  四天后, 关于廖记餐馆的拍摄大体完成,但是摄制组却陷入了新的困境:

  原本对这部纪录片的设定是每一个餐厅一集,每集大约45分钟。

  奈何廖记餐馆能用的优秀素材实在太多了!

  哪段都好, 哪段都不舍得剪。

  可如果这么一来,一集根本放不完。

  但如果设定成两集的话, 又会对后面的格局产生影响:

  廖级餐馆是两集, 那么其他的要不要也做成两集?

  如果不,那么如此明显的区别对待, 会不会使人在观影感受上造成巨大的落差?

  另外,这两集究竟应该放在开头还是压轴?

  祁安蹲在餐馆外面犯愁,一边抽烟一边挠头,几缕稀疏的秀发在冷风中狂舞,越发显得形单影只。

  “愁!”

  他狠狠抽了口烟, 大量新鲜空气涌入, 让原本暗淡的火星瞬间变成明亮的橙红色, 细长的烟卷立刻缩短了约摸一寸。

  “没素材,愁!这好素材太多了, 也愁!”

  旁边还有几个胡乱裹着大羽绒服的人, 跟他保持一样的姿势, 蹲成一圈, 冻得鼻子通红。

  单看这幅场景, 很难想象这是一套海内外闻名的制作班子。

  众人听了这话就笑, “导演, 你这太凡尔赛了……”

  让同行听见非挨打不可。

  他们都有预感,如果其他没拍的几集也能保持廖记餐馆部分这样的高水准,这部记录片肯定会爆火。

  祁安三口两口把一支烟抽成烟屁股,听了这话也嘿嘿直笑, 很有点得意。

  当初他决定来廖记餐馆拍时,还曾有投资方不同意。

  在他们看来,这种刚开业没几个月的餐馆能有什么故事,能有什么厚度?

  祁安故作潇洒地整理了下发型。

  他挪了挪屁股,两只脚轮流倒了几遍,调整重心,刚要开口说话,结果一阵冷风袭来,地方支援中央的潮流发型立刻一败涂地。

  现场顿时安静如鸡。

  几秒钟后,也不知是谁发出了第一声“噗”。

  紧接着,此起彼伏的笑声爆发出来。

  开机前,大家的压力都很大,如今虽然也在发愁,但却是愁难以取舍,整体气氛骤然轻松起来。

  祈安也不恼。

  他跳起来,惊慌地按住所剩无几的秀发,掉头就往餐馆里冲。

  剩下几个人见状,哄笑着,也要跟进去。

  祈安捂着脑袋回头,摆摆手,“行了,这两天大家也辛苦了,给你们放两天假,我再好好琢磨琢磨这事儿。”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欢呼起来。

  欢呼声迅速被狂乱的西北风吹散。

  众人也跟着一哄而散。

  剩下祈安站在店门口笑了会儿,被冷风吹得狠狠打了个哆嗦,这才一猫腰钻进去。

  关文静看见他后就笑,“祈导,我们老板正找您呢。”

  祈安的眼睛立刻亮起来,“又有什么新菜?”

  廖初这人吧,特别有钻研精神,隔三差五就爱捣鼓点新玩意儿。

  那有了新菜,还不得找人试啊?

  他就勉为其难担此重任吧!

  关文静笑道

  “这我可不知道。”

  这会儿刚十点多,早饭过了,午饭还没开,店里并没有人。

  见他进来,廖初点点头,示意上二楼包厢谈。

  祈安心里越发雀跃起来。

  这都进包厢了,指定有不便外传的好货!

  一推门,就见里面一溜儿排开几只玲珑小瓶。

  一色细长颈,外头贴着纸质标签。

  祈安过去看了眼,“向死而生?柳暗花明?”

  一共五瓶,盖子拧得死紧,闻不太出来是什么。

  不过这种规格的,一般都是酒吧?

  果不其然,稍后廖初请他坐了,“有几瓶不对外公开发售的好酒,请您品一品。”

  虽然拍这个纪录片,是祈安本人想发展事业,但不可否认,一旦后期影片播出,绝对会给廖记餐馆带来巨大的好处:

  至少是省级电视台,努力一把,甚至极有可能直接在中央台播放,受众面自不必说。

  真到了那个时候,财富反而成了次要的。

  祈安就笑了。

  这廖老板乍一看冷冷清清的,可毕竟是底层打拼起来的,人情世故都懂,该周全的时候也绝不含糊。

  他固然不指望别人的感激活,但跟人打交道,自然是越舒服了越好。

  “廖老板都藏着掖着的,那我肯定得尝尝。”祈安难掩好奇,“不公开发售,是材料太难得吗,还是技术难度?”

  一般情况下,限量供应差不多都是这两个原因。

  廖初想了下,“都有点儿。”

  固然有这个原因,不过更多的,还是感情果酒太过特殊,一旦泛滥,后果不堪设想,必须人为干涉,控制销量。

  就拿向死而生来说:

  它的主原料是人类最纯粹的绝望,最炽热的希望,水火不容。

  两种感情果混合之后,本身就是一种极其剧烈的冲突,能在短时间内勾起人内心深处最深刻的记忆。

  过分夸张的情绪变化,对心理脆弱的人来说,冲击绝对是致命的,直接想不开了也有可能。

  而如果给那些没什么生活阅历的人喝,只会觉得一会儿苦一会儿甜,什么深层次的东西都品不出来。

  暴殄天物。

  单纯说原材料的数量,倒不算少。

  只是这些感情果大多来源于医院,廖初每次去都会有近乎窒息的体验,本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忽上忽下……

  偶尔一次两次找刺激还可以,但如非必要,他也不太想经常做。

  因此对这一款酒,廖初一直都是亲自筛选食客的资质。

  祈安那代人大多是白手起家,经历过太多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大风大浪。

  能坚持到今天的,无一不是心性坚定之辈。

  这款酒对他们来说,再合适不过。

  他倒了一小杯,慢慢推过去。

  见他如此郑重,祈安也不禁认真起来。

  酒液的颜色就跟他以前看过的截然不同。

  如果不是这些天跟廖初混熟了,又明确知道双方合作有百益而无一害,这种色泽的玩意儿……祈安还真不敢随便入口。

  他先用手掌在酒液上空扇了扇。

  一般来说,酿酒材料无非粮食和水果两大类,成品多多少少都能闻出一点来。

  但这杯却不一样:

  除了淡淡的酒香,他闻不到一丁点儿粮食的醇厚,抑或是水果的清新。

  “这是用什么酿造的?”

  祈安忍不住问道。

  廖初道:“秘方。”

  祈安:“……”

  这关子卖的,要了命了!

  算了,不说就不说吧。

  好喝不就完了吗?

  想到这里,祁安把心一横,端起酒杯,轻轻啜了一口。

  然后,表情凝固。

  太苦了!!!

  廖初轻笑一声,也不说话,起身下楼,留他一人慢慢品味。

  之前有一对来旅游的山东母子,那当儿子的曾经说要给他寄点儿山东大葱。

  原本廖初并未放在心上,没想到人家却一言九鼎:

  昨天还真就收到了!

  今年刚上市的新鲜大葱,老大一捆,足足25斤。

  葱白莹润如玉,葱叶浓翠如碧,看着就叫人赏心悦目。

  是真的高!

  廖初量了一下,最矮的一根也有一米七。

  他单手一拎,大葱叶子还超过他脑袋好多。

  当天见到的食客无不喝彩,纷纷惊呼着上前合影留念。

  除了本土山东人,真的很少有人见过如此茁壮挺拔的大葱。

  山东大葱枝叶肥厚,口感清甜,却无辛辣气,吃起来非常扎实,很适合直接拿来当菜。

  炒肉炒蛋,包饺子包包子,蘸酱卷饼……都好。

  正好这段时间,他搜集了不少品质上佳的牛舌,做个葱扒牛舌再好不过。

  好像每一种食材里都会有特别顶尖的一部分。

  像西瓜里最中间的一口,

  像笋子上最顶的一尖儿,

  而牛舌,也是源自庞大食材上精挑细选的一种。

  牛舌可以趁新鲜的时候入菜,也可以趁天气寒冷的时候,单独风腌起来。

  隔年再吃,口感独特,味道好似火腿。

  前阵子廖初搜罗到了十二条,五条已经挂起来,两条烟熏,准备留到明年吃。

  剩下的五条,则准备在今年之内慢慢入菜。

  去掉外面那层粗糙坚硬的老皮之后,牛舌剩下的部分便十分细腻。

  它的蛋白质含量非常高,脂肪却低,常吃有补胃滋阳的作用。

  不过过犹不及,有胃病和阳气过盛的人也不能多吃。

  牛舌可以细火慢煨,汤汁浓郁,浇饭最佳。

  但对于下酒,这是相对更爽利的葱扒牛舌更好。

  难得又有了第一手的新鲜山东大葱,不赶紧做这么一道菜,廖初都觉得对不起自己。

  稍后带着热腾腾的葱扒牛舌和碗筷回到二楼时,就发现祁安正低头捂着脸,时不时发出一声抽气声。

  碗筷落桌的声音惊动了他。

  他用力吸了一口气,把脸胡乱在手心里蹭了蹭,然后露出一双通红的眼,瞅着廖初,半天不言语。

  如今,他也算功成名就,过往的那些风风雨雨早已深藏心中。

  他一直都觉得过去的就是过去了,再也不值一提。

  可没想到,今天只是简简单单的一杯酒,就把过往的那些坎坷磨难全都勾了起来。

  幼年时的穷困潦倒,少年时的春风得意,青年时的滑铁卢,中年时的质疑……

  家人的离去,妻子的陪伴……

  种种太过强烈的感情都在一瞬间井喷式爆发,走马灯似的,在他心里绕了一圈又一圈。

  一会儿是绝望,觉得连一秒钟都熬不过去,不如就此死了算了;

  一会儿却又是八方掌声,各路称赞的话语和闪光灯令他头昏脑胀,又很有些飘飘然。

  可等他真的睁开眼,却又想起那句话:

  往事如风。

  过去的,终究还是过去了,一切只能随风散。

  廖初对此情景早有预料,只是把筷子往他面前推了推。

  祁安用手指头朝他点了点,拿起筷子,颤巍巍夹了一片牛舌。

  咸香鲜甜,四味俱全。

  牛舌这种东西,跟普通的牛肉和内脏口感又有不同。

  入口便觉得弹,又极韧,但细细一嚼,却又觉得滑嫩。

  祁安点头,这火候把握的绝了。

  要想把牛舌做到如此滑嫩的地步,最要紧的就是火候。

  火候不到,夹生,嚼不烂;

  火候过了,太老,味同嚼蜡嚼轮胎……

  他又去夹大葱,入口只觉鲜甜,又有牛舌本身的香气,口感十分爽滑。

  “这是山东大葱吧?”

  询问的句式,肯定的语气。

  有这种大葱在的菜,会带上一股奇妙的鲜甜,甚至不需要再额外加糖调味。

  廖初朝他比了下拇指。

  祁安又吃了两口,砸吧下嘴儿,“来碗饭就好了……”

  两人一边吃喝,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说几句话,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

  祁安把那几种感情果酒都品了一遍,最爱的自然就是向死而生。

  到了他如今的身份和地位,等闲的甜蜜忧愁已经很难勾起心情波动。

  “你看咱们现在也是朋友了,”他挠着光头说,“这酒……”

  “可以送一瓶。”廖初道。

  说这话的时候,他还忍不住替对方的脑袋瓜子担忧了一把:

  如果再这么挠下去,剩下这点儿头发恐怕也撑不了多久。

  祁安顿时喜上眉梢,“好好好。”

  “适量。”廖初加重了语气。

  人多多少少都有点找虐的心,向死而生这一款酒直接作用于人的内心深处,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上瘾。

  所以他每瓶酒装的都不多,大约200毫升的样子。

  回头再跟戴小云说一说,夫妻俩分一分,也就没有成瘾的风险了。

  转眼到了11点,廖初要下去准备午饭,得偿所愿的祁安也觉得困意上涌,连忙把新得的酒揣在怀里,溜溜达达回酒店休息去了。

  因为从小就能感知到他人的情绪,廖初就慢慢养成了观察人的习惯。

  他很快就发现,今天中午又迎来了一对比较特殊的客人。

  那应该是一对父女。

  女儿青春年少,朴素的打扮也掩盖不了浓郁的青春气息,应该是个大学生。

  对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来说,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是最好的妆点。

  父亲约么40来岁,只是眉宇间有着深刻的川字形皱纹,整个人的气质颇为颓唐。

  两人坐下之后,相对无言,竟然很有点尴尬。

  几分钟后,父亲先打破沉默,说了几句,然后女儿也回了。

  距离比较远,听不清他们说话的内容,虽然尴尬的气氛有所缓解,但仍不似寻常父女亲昵。

  几分钟后,两人点了菜。

  都是比较常见的家常菜,难度不大。

  要交点菜单之前,当父亲的还往墙上那几块金色的菜牌看了几眼。

  女儿摇摇头,显然很不赞同。

  “那,那下次爸爸再请你吃。”

  当爹的讪讪的笑了下。

  女孩儿跟着笑了笑,“没事儿,我不爱吃那些。”

  顿了顿,她又小声说:“爸,这家餐馆的菜都挺贵的,下次咱们去别的地方吃吧。”

  听她这么说,当爹的越发羞愧难当。

  女儿从小就懂事。

  可有的时候,他却希望女儿不要这么懂事。

  哪有人不爱好东西的呢?

  都怪自己没本事……

  “你最近,还好吧?”

  他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抓过桌上的热水杯,小心翼翼的搓着。

  杯里的水是刚倒的,还有点烫,热热的温度从指尖一路传来,慢慢驱散了寒意。

  女孩儿用力点头,眼里透出一点愉快的光。

  “我挺好的,最近我跟同学一起开了一个网店,每个月也能卖出几幅画,偶尔还能在外面接点零活,生活费和学费您都不用给我了,我能自己挣到的。”

  “那怎么能行?”当爸爸的猛地睁大了眼,结结巴巴道,“你是学画的,爸爸虽然没文化,也知道这些东西可费钱!你还小呢,就得好好用功,钱的事儿,爸爸来想办法……”

  在他的固有观念中,女儿一天没出嫁,就一天还是个孩子。

  爹养女儿,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爸!”

  女孩忽然微微抬高了声音,眼眶也有点泛红。

  “我真的可以挣钱,你,”她吸吸鼻子,“你在外面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好吗?”

  她都记不清爸爸身上这件棉袄穿了多少年了……

  她也想替家里减轻负担,可是普通家境的艺术生想出头真的太难了。

  她甚至不止一次的后悔,后悔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这个如此费钱的专业……

  可是,她是真的喜欢呀。

  但是……喜欢能当饭吃吗?

  还不满20岁的小姑娘,心里有点没底。

  跟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茫然。

  女儿的体谅,让爸爸心中欣慰至极。

  可这却又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说明了他的无用,又让他心里十分难受。

  父女俩这顿饭吃的十分沉重,中间只是偶尔零星的交流几句,大部分时间,都是无边的沉默。

  吃完饭后,父女俩又面对面坐了几分钟,然后女孩就抱着书包走了。

  当爸爸的却还没走。

  他一个人怔怔坐在桌前,也不知过了多久,才对服务员招招手,“来一瓶二锅头。”

  服务员歉意道:“真是对不起先生,我们这边没有。”

  那人脸上就有点作烧。

  是了,这种高档餐厅的怎么可能卖便宜的二锅头呢?

  他刚要说话,却听那位服务员道:“不过先生,如果您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帮您去买。”

  男人惊讶的看着她,结结巴巴道:“可,可以吗?”

  现在的饭店不都谢绝自带酒水吗?

  这家不嫌弃自己就算了,竟然还会主动去买?

  几分钟后,他真的拿到了二锅头。

  而且还是很低廉的价格。

  甚至比平时他在超市里买的价格更低。

  他对服务员认真说了谢谢,拧开瓶盖,直接往嘴里灌了一口。

  刚从外面拿进来的白酒,还有点凉,但很快就在酒精的作用下“烧”起来。

  灼热的感觉,从口腔一路下滑,在五脏六腑内炸开。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用力搓了搓脸。

  怎么办呢?

  生活怎么这么难呢?

  他也想给女儿更好的生活,想让家人像别人那样无忧无虑,喜欢什么就买什么。

  但是……

  他的运气真的太差了。

  其实很多年以前,他是不信命运这一说的。

  年轻时的小伙子总觉得有无穷的精力和无限的希望,他总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有回报。

  但这些年的一桩桩,一件件,却将这点奢望击得粉碎。

  他曾经在家乡开过砖厂,刚赚了一点钱,还没来得及高兴,就意外遇上大雨。

  刚出炉的几万块砖坯被泡坏不说,大雨还造成山体滑坡,把他的砖窑给冲毁了。

  钱没赚到,又欠了一腚饥荒,无奈之下,他只好外出打工。

  辛辛苦苦几年,把欠债还清,他又买了辆车,想蹭一蹭这些年网约车的热度。

  结果,竟然有位乘客在他车上意外去世……

  他的倒霉也实在太过了些,连朋友都看不下去。

  等几年之后,跟死者家属把官司掰清,朋友就奉劝他:

  “小财靠赚,大财靠命,你可能命里就没有,还是老老实实给人打工吧。”

  然后他也就真的老老实实进了工厂,朝五晚九。

  工资虽然不高,工作也累,但好歹不用担惊受怕,他着实过了两年放心日子,然而,万万没想到,命运又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人到中年,他被裁员了。

  活着太苦了,他一度想死了算了。

  可一想到老婆孩子,他就舍不得了……

  慢吞吞把一瓶二锅头都喝完,男人过去结账,“现金行吗?”

  这还是之前发的遣散费呢。

  喝酒是最耗时间的,他分明来的最早,走的却最晚,都已经过了午饭的饭点了。

  这会儿是廖初正在柜台边盘账。

  “可以。”

  男人就掏出一大把各色面额的钞票来。

  廖初点了半天,最后退给他一枚钢蹦。

  男人身上冒出来的苦涩太过浓郁,几乎要化为实质。

  廖初被呛得不行,忍不住皱起眉头,微微后退一步。

  男人小心翼翼地把那枚钢蹦抠起来,刚要走,却又被叫住。

  廖初想了下,又递了几块钱给他,“坐地铁还是买彩票,随你。”

  昨晚余渝去隔壁超市买糖,顺手拿了一张刮刮乐,结果刮出来70块钱,高兴的跟个孩子似的。

  看着男人走投无路的样子,他忽然就想起这事儿。

  这世上最无本的买卖,恐怕也只剩买彩票了。

  不过概率太低。

  但好歹是个希望,万一呢?

  男人愣了下,嘴唇蠕动一下,到底还是收下了。

  只剩下一块钱,他是真的活不下去。

  倒不如,拼一把。

  买了彩票离开之前,男人眼角的余光又瞥见了廖记餐馆门外的许愿缸。

  对于许愿缸的事,他也有所耳闻。

  若放在以前,他是不信命运的,可是现在……

  他掏出一枚硬币,鼓足勇气扔进去,看着那枚银色的小圆饼在水波中不断翻转,好像一颗心也被拽了进去。

  “我这一辈子什么坏事都没做过,只是上对不起父母,下对不起妻儿……求让我走运一回。”

  廖初眼睁睁看着那个男人投币许愿,紧接着就听到脑海中响起了系统的声音:

  “检测到强烈的信仰之力!”

  “激发稀有增益b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