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铁十字 >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 曙光(20)
  ps:祝各位平安夜快乐阖家幸福时竹偶感风寒只能在家养病了。

  10月26日风尘仆仆的隆美尔从中亚出发乘坐经特殊改造的ju-290客机往柏林方向飞去。这架飞机制造动机是准备充当元首专机不但内部装修豪华、乘坐舒适而且还有别出心裁的布置不过制造出来的时间不长再加上元首基本都乘坐火车这架飞机大多数时候只是趴窝或用于短途测试这次到中亚来接人还是第一趟远航任务现在看来还是比较成功。

  哪怕再不明白隆美尔元帅的地位和声望只要看到这架元首专机就都明白了——不是谁都有资格享用元首专机或专车的外界一直都盛传元首有三个宠儿:经济上的宠儿是施佩尔是元首以一己之力将他从一个默默无名的三流建筑师提拔到了国社四巨头、德意志经济沙皇;

  军事上的宠儿是隆美尔这个元首警卫营长以火箭般地速度蹿升不仅得到了所有军人梦寐以求的元帅节杖还出任集团军群司令官公认比莫德尔更得宠;

  政治上的宠儿是莱昂-德格雷勒二战前欧洲最年轻的政治领袖比利时“雷克斯”党创始人以政党领袖身份投身外籍党卫军并从最普通一兵当起屡立战功元首对这位出色的年轻人一直欣赏有加曾在公开场合说过:“我如果有了儿子希望他能像莱昂一样”的赞语。所有人都相信只要莱昂能幸存到战争胜利他就是会是不折不扣的比利时国家元首。

  莱昂和隆美尔也有交集莱昂一直在维京师效力跟随隆美尔从非洲开始转战中东、又到中亚屡有上佳表现虽然陆军很多人认为隆美尔不太好相处但奇怪的是他与年轻的外国政治领袖关系都处得不错伊朗国王巴列维、莱昂乃至阿根廷总统贝隆都是他的朋友和粉丝。只是后来维京师因装甲师不再适合中亚而离开莱昂也脱离维京师转而去协助组建由瓦隆人为主体的党卫军“瓦隆人突击旅”(掷弹兵)。

  伴随元首专机抵达的还有一批fw-190a8战斗机和外形一模一样的ju-290运输机而且都是最新型的ju-290e最大速度45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7000米最大航程7000公里运输5吨货物时的最大航程4000公里运输8吨货物(最大载重)时最大航程2400公里性能比不上美国人用b-29改造的运输机c-92但是比c-47或者c-54还略强一些。

  大多数时候ju-290不用于普通货物运输而单纯只充当伞兵载机因为该机外形上更像一架民航客机身体修长适合载人和普通货物不适用重型装搭载而且对跑道要求偏高。执行空运的任务多半由me-323或ar-232承担特别是ar-232机腹下面有非常多的小轮非常适合地面起伏不平的野战机场甚至于有大坑也能轻松应付过去其短进深、大舱门的设计更让其适合搭载重型装备于是急剧扩容的德国空军运输机部队在基本淘汰ju-52容克大妈(只用于训练或欧洲本土间偶尔运输)后一口气装备了3种型号的军用运输机。

  受非洲战场上英美战略空运和跨大西洋英美千机运输的刺激更由于德军作战区域的广袤和补给要求的不断提升包括霍夫曼和耶顺内克等高层在内现在极端重视运输机部队的建设把后备、辅助、训练的200多架ju-52也算上后运输机总数现在也突破了1000架是这个地球上第二大运输机大国可惜离美国差距还是太大不及对方三分之一——光活跃在太平洋战场上(包括印度、澳新、驼峰航线)的美国运输机数量就超过了德国拥有的总数而轴心盟国除日本和意大利有一点自己运输机外大多数都以能用上ju-52而感到高兴。

  这支运输机部队的主力基本用于维持中亚战场的运输和补给最高统帅部抽调不出同等规模的部队转用于中部战场所以蔡茨勒希望中亚集群能暂时向伊朗转进而把运输机运力腾出来不过很显然他这个如意算盘要破灭了。

  但隆美尔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已接到最高统帅部的回电准备给他补充物资和1-2个步兵师但他要求10万增援部队却没有得到回应凯特尔给他的回电上只要求他尽快返回柏林一趟还特意注明——“这是元首本人下达的明确指示!”所以现在坐在核心座舱里的隆美尔一直在苦苦思索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核心座舱是元首专机的特殊所在由12mm的装甲板和50mm的防弹玻璃保护起来在地板上有一个特殊的逃生舱口上面的座位安装了降落伞。在紧急情况下可坐上座位并飞速戴上降落伞然后通过拉一个杠杆把手打开舱口就能迅速通过开口滚出。据驾驶员说已使用元首真人大小的人体模型进行过测试显示一切成功就隆美尔的体型而言也不成问题。

  不过隆美尔显然没心思想这些事虽然凯特尔的电报语焉不详但通过在最高统帅部的其他朋友他已听到有消息说元首可能不会按照他的愿望增兵十万同时还可能将他调回国去这让他分外有些着急:一则担心元首对自己的看法;二则担心中亚的战局——红军动向已越来越明朗源源不断的部队在进入中亚而且进入后有条不紊地部署起来一改以往急哄哄扑过来的模样。

  想来想去他决定把高斯留在中亚自己孤身一人返回柏林当面和元首沟通一次他认为凭借自己与元首的关系是可以说服对方改变主意的。

  就在隆美尔紧赶慢赶向柏林飞来时霍夫曼正在办公室里阅读保卢斯发来的电报虽然红方参谋部还没有把最后的详细意见传来但大体结论已先由保卢斯发送过来了他认为在中亚进行防御战可行前提要有比较充分的物资储备和防线构筑。

  保卢斯的原文是:“……倘若红军真打算出动50-60万精锐部队进攻我军可能还需要再补充1-2个步兵师(以山地步兵师为佳)构筑环形防线以装甲师担当机动防御和预备队力量内线机动、短促突击尽可能压缩燃油使用……”

  霍夫曼点点头红蓝方意见趋于一致大体结论和命令就可以下达了舍尔纳的任命书也可尽快发下去。

  第二天上午他正和约德尔就具体战役内容沟通时达尔格斯副官的电话打进来了:“元首隆美尔元帅准备觐见。”

  “让他进来吧。”霍夫曼让约德尔进了旁边的房间。

  隆美尔进来后恭恭敬敬行了举手礼霍夫曼立即从办公桌后迎上去嘘寒问暖地关心道:“看到你现在的模样我就知道你在中亚打得很辛苦身体还能坚持么?”

  “稍微有点小问题不过不妨碍继续带兵指挥作战我还可以为您效劳很多年。”隆美尔刚说了两句中亚战场的情况便焦虑不安地问道“元首我听说您打算将我撤换?”

  “你听谁说的?”

  “昨天夜里在机场上碰到了来迎接我的约德尔将军他说是他提议让我回国同时提名舍尔纳将军去中亚接替我。”

  霍夫曼笑笑不置可否地说道:“看到你身体还不错精神焕发我就放心了。约德尔为人你是知道的嘛比较谨慎在没得到我的明确授权之前是不会把真相告诉你的。”

  旁边房间里的约德尔一听好险幸亏昨天就先和隆美尔通气并多了一句嘴否则今天这事情不好收场了不过元首说的真相是什么?自己根本记不起还和元首讨论了什么重大决策。

  “那真相是什么呢?”隆美尔急切地问道。

  霍夫曼微微一笑:“你觉得我们最终赢得战争胜利需要达到什么条件?”

  “英国或苏联至少有一方要退出战争如果双方都能退出战争只剩下美国和我们作对的话基本上就翻不起太多的风浪实现胜利的概率大概可达到85%以上因此迫使英国或苏联退出战争是胜利的必要条件。”

  霍夫曼点点头:“你和我考虑得一样让苏联退出战争有一定把握英国呢?”

  “这个……”隆美尔一阵语塞。

  “把你召唤来一方面有对中亚战局的考虑另一方面有更重要的任务需要你去完成。”霍夫曼笑眯眯地看着对方“换而言之在我心目中中亚战场的指挥任务舍尔纳能取代你完成但新的任务这么多元帅或大将里我找不到更多可完全信任的人……”

  这番话不露痕迹地把隆美尔捧了一番霍夫曼深知对方脾气没这个铺垫下面的话就不好开场了。果然隆美尔精神一振不再纠结中亚的事而是语气急促地问:“什么新任务?我的元首我很荣幸我能成为您的第一选择。”

  霍夫曼把隆美尔引到地图前只说了一句话就让对方兴奋起来:“还记得海狮计划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