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铁十字 >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一章 苏维埃反击战(2,4200票加更)
  看到有这么多兵力在外围候着弗拉索夫绷不住了他站起来问道:“尊敬的元帅阁下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兵力还要故意后撤将敌人放过来打?我认为这两天的损失完全是不必要的。”

  虽然弗拉索夫是德国扶持起来的但他打仗的能力并不差听到有关预备集团军群就知道这场战役输不了。而且他要说一说看看德国人对他到底是什么态度只是为打败斯大林而扶持自己呢还是真的想建立一个西俄政权——对于后者弗拉索夫显然是不甘心的他恨不得彻底干掉斯大林和布尔什维克彻底统一俄罗斯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有半个。

  对他的想法曼施坦因心知肚明因此避而不谈政治因素只道:“我军的意图是将尽可能多的红军引到大草原上加以彻底消灭一城一地的得失部分军队的损失是必要的代价不在军事考虑范畴之内。倘若不是营建如此有利的局势如何能将红军重兵集团从坚固的城市防御体系中钻出来?”

  古德里安笑道:“弗拉索夫将军我知道你为自己的部下损失而心痛但就我所知您损失的4万多部队里只有1万多是真正的伤亡其余全是投降或者重新投奔斯大林的怀抱了对这样意志不坚定的分子难道您不应该想办法消除么?现在消除显然比今后消除更有利。”

  这句话说得弗拉索夫哑口无言他恼火的地方就在于此他认为这些部队只要再感化一下时间再长一点就不会出现投奔斯大林的情况了但显然德国人不这么看。德国人认为这些部队依然不可靠当初投降也是迫不得已现在稍微一有考验就暴露出来了早暴露比晚暴露更好。不过这方面他不占理说破天都没人理他——为什么只有俄罗斯解放军反水的?乌克兰军、哥萨克军、卡尔梅克军都好好地跟着德国人行动其中确实有个哥萨克师不听指挥但人家也是全员战死能够反水的只有俄罗斯解放军一家。

  “我……”

  曼施坦因等军人虽然不太看得起弗拉索夫但至少知道这个人对元首有用将来好歹也是一国元首不愿意将矛盾搞得太僵便说道:“我理解您的心情不过这是难免的再说等这一仗打赢我们又会俘虏更多的红军到时候要补充什么部队没有?说不定还可以弄几个近卫军过过瘾。”

  弗拉索夫很快就被说服了不服也没办法这不该是他操心的。

  “从高加索的战场情况来看这么多兵力不可能同时展开战场宽度也不够我考虑让雷神之锤集团军分成两个集群分批投入。”

  古德里安笑了起来:“让我猜猜您打算怎么投放。”

  “好啊。”

  古德里安走到地图前接过参谋的铅笔就开始描绘起来:“分成左右两个集群左翼集群从萨拉托夫切入向前偏右方向进攻300-350公里左右向右迂回展开包抄切断斯大林格勒和阿斯特拉罕之间的联系;右翼集群等待敌人攻击罗斯托夫然后我军从卢甘斯克一线开始向前突击夺取伏尔加顿茨克配合左翼集群争取将敌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装进去。”

  曼施坦因笑了起来:“不愧是飞毛腿海因茨考虑得基本和我差不多右翼是完全一致的但左翼还略微有点差异。”

  “左翼?”古德里安眉头一扬“您想?”

  曼施坦因接过铅笔沿着古德里安的笔迹重新勾勒起来并笑道:“您都打算从萨拉托夫向前推进300-350公里了为什么不干脆多打一点?”

  他在地图上将乌拉尔河下游右岸最重要的城市乌拉尔斯克一圈朗声道:“左翼集群向前突击400-450公里拿下乌拉尔斯克顺乌拉尔河直下一直到里海北岸的阿特劳为止。”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古德里安只想解决瓦图京和罗科索夫斯基那100多万兵力听曼施坦因的布置是要将南翼红军三个方面军一口消灭在乌拉尔河西岸。

  “中路进攻的中央集团军群和东方集团军群再过3-5天就能完成对乌拉尔山中路地段堵口。”曼施坦因在地图上用教鞭指了一下“我已和莫德尔元帅沟通好他亲自率30-40万人堵口留10万兵力后援剩余的60万多万兵力全部转用于南方沿乌法-斯捷尔利塔马克-萨拉瓦特-奥伦堡一线进攻切断乌拉尔河断绝南翼红军与乌拉尔工业区的联系然后与雷神之锤左翼集群协同进攻。”

  古德里安点点头:“我以为元首会要求中央向乌拉尔工业区进攻呢?”

  “太远了再说我们的议和底线就是沿乌拉尔山脉切割没必要拖得太长。”

  “如果能再有60多万部队我认为是可以实现这目标的。”

  根据曼施坦因的兵力配置是要在南翼执行大迂回包抄战术将整个南线红军分成两个包围圈第一个大包围圈是左翼集群和向南转向的东方集团军群构筑的包围圈北半弧度另外就是霍特和克莱斯特两个集团军群构成的南半弧度这是主包围圈大致相当于用230万德军包围180万红军;小包围圈是利用海军优势在巴统一线输送兵力上岸配合伊朗部队向北突进重演当初占领外高加索的策略将目前进攻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进攻机群兜住。

  当然彻底兜住是不可能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毕竟还有从里海撤退这条路但在穷追猛打之下

  至于为什么要从巴统上岸曼施坦因没说古德里安不问但弗拉索夫目光一闪就看明白了:巴统登陆后德军就封闭了土耳其东北方再向外高加索三国伸手的进攻渠道到时候是德军挡在土耳其进攻路线上想要抢地盘?可以先从德军的战线强行通过再说——土耳其人连俄国人都打不过怎么敢和德国人开火?到时候不用硬打只要巴统登陆的部队上岸伊朗军(包括在伊朗的德军和伊朗部队)进攻就可以俄国人打得欲仙欲死。

  所以曼施坦因安排在巴统登陆的部队并不多只有预备集团军群中的一个步兵集团军总兵力10万出头加上在伊朗的5万多德军和15万伊朗军足够应付场面了小包围圈的南半弧是外高加索登陆部队北半弧是克莱斯特集群总兵力约30万围40万(不重复计算克莱斯特集群兵力)整体而言是用260万兵力包围敌军220万当然红军在中亚地区或许还抽得出20-30万机动兵力但即便加上后也不过与德军堪堪对等。这还是完全排除了土耳其人的兵力——在曼施坦因的作战计划上土耳其人的价值等于零。

  在整体战役构想中:克莱斯特集群的任务是最重的他要施展艰苦的防御防止红军南北两个攻击群将其吃掉在最后决战展开时又要发挥中心开花的作风;雷神之锤左翼集群的路程是最远的大约要进攻600-800公里的路线;霍特的南方集团军群指挥协调责任是最重的他要负责协调南方、里海、预备三个集团军群同时还要固守罗斯托夫。

  “战役胜利的焦点和关键是时间到底是我们先迂回成功构筑起整体包围圈还是敌人先吃掉横亘在包围圈里的这根刺(指克莱斯特集群)。”

  一直没什么说话的克莱斯特元帅微笑道:“诸位尽可以放心虽然我很少打防御战但不代表我不会打防御战我可以在高加索草原打进攻战——进攻性防御战。”

  所有人都笑了起来最近这一个月来这位元帅确实不太打防御战但屡屡在追击过程中施展拖刀计用短促突击打得红军苦不堪言这也是为什么他每次都能从容后退不被敌军沾上的缘故。

  “所以非常抱歉海因茨您的集团军群将会被分拆两部分投入战线。”曼施坦因用抱歉的口吻说道“我觉得这个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

  古德里安耸耸肩:“对此我早有预期大家都认为雷神之锤力量太强浪费了哈哈……”

  “那么你怎么选?去北线大迂回还是去中线往高加索草原杀个痛快?”曼施坦因没说南线——那儿一个集团军司令官就可以完事而且尽是崎岖不平的山地用不着古德里安的大驾。

  “既然你们都喊我飞毛腿那大迂回的事只有我干喽——我跑得快嘛。”

  所有参谋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难得听到古德里安元帅有这么幽默的时候。

  “那么雷神之锤的右翼兵力选配和指挥官的人选?”

  “保罗-豪塞尔去右翼带兵泽普-迪特里希跟我去左翼。右翼要和敌人硬碰硬实力略微强一点警卫旗队、帝国、骷髅和青年4个装甲师另外再搭配诺德兰、全国领袖两个掷弹兵师;其余部队我带去左翼。”

  “好作战计划形成后于今日上报柏林各部队按职责要求迅速行动起来。”

  “是!”

  曼施坦因转过头交代弗拉索夫道:“贵军在高加索各部协同克莱斯特元帅投入防御战如再有妥协、动摇、逃跑情况出现无论地位军衔一律执行最高措施。”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