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铁十字 > 铁十字 第五十一章 尼米茨的反击(5,补更)
  ps:这是对某天只有一更的弥补感谢支持今日三更完成……

  当天晚间时分正率领舰队在弗洛里亚诺波利斯港口逗留的克兰克收到了潜艇发来的情报他率领的增援舰队和原本欣茨的舰队已合二为一刚刚完成人员和物资输送的任务。由于他的军衔比欣茨高职务也高于欣茨因此合二为一的舰队由克兰克担任最高指挥官。欣茨本来自告奋勇去指挥炮击舰队的但克兰克却认为目前不需要再将炮击舰队和航母编队分开完全可以在一起共同行动特别是黎塞留号的强大对空防御火力如果再用于炮击舰队简直就是浪费。

  欣茨当然也更愿意指挥航母部队:虽然德国海军将领没一个出身于航空母舰但这并不能拦住他们对指挥航母编队的向往——看着船台上以打计算的航空母舰(不区分正规航母和护航航母)和空空如也的战列舰傻子都知道未来的战争趋势是哪一种。

  更不必说元首已总结过很精辟的话:“海军未来在于空、潜、快”当霍夫曼说“空潜快”时的“快”其实指的不是s艇而是指导弹巡洋舰、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等新军舰只不过其他人的意识里认为快就是指类似s艇的快速部队这充其量只是中级军官要想成为高级军官甚至海军元帅唯有空和潜才有希望。

  现在克兰克让自己留下共同指挥并让战列舰伴随而行说明自己将来也有独当一面的机会——船厂那么多航空母舰不可能只有一两个指挥官。

  克兰克问道:“您认为这支舰队是冲着我军舰队还是冲美洲共和国而来?”

  “这可说不好。”欣茨沉吟了片刻“我认为两者皆有可能当务之急是摸清楚敌军的实力。其实我军拥有多少实力敌人大致是清楚的如果他们真打算对付舰队不会只抽调很少的兵力。在没有足够有力的反证前我个人认为这支舰队是冲着我们来的——因为不拿下我军舰队美国人绝不可能在巴西展开反攻。”

  克兰克点点头欣茨的判断和他不谋而合:现在东线、不列颠战场结束欧洲战事已告一段落南美将是下一阶段主战场也是这场战争最终胜利的最后一个环节。虽然还有南非的因素但无论欣茨还是他都相信这对德国而言并非难事:东线斯大林1000万大军都扫平了区区南非30万敌军还对付不了?

  “马沙尔将军和凯特尔元帅先后给我拍来电报:元首已答应继续向南美增兵不过还需要一点时间:一方面我军刚接收了2艘英国装甲航母需要熟悉舰况并展开海试另一方面是陆军部队正在整补与换装同样需要时间。”克兰克想了想“我想与绍肯将军谈一谈听听他对下一阶段战事有什么考虑。”

  绍肯还不知道国内会继续派援兵来的消息连忙追问其详。

  约德尔拟定的南美增援计划代号“守望”:打算通过2-3次大规模增援行动将南美兵力增加到40万以上。整个行动涉及规模很大至少包括3个元帅:霍特和隆美尔甚至还包括保卢斯。

  隆美尔的任命很好理解他本来就对美洲共和国负有责任但约德尔弄不清楚元首为什么要把霍特和保卢斯也加进来。

  凯特尔却一语道破天机:“霍特是未来美洲共和国的国防部长保卢斯将会是总参谋长!这个国家是德意志人民在南美的桥头堡没有得力的人和部队看守元首能坐得安稳么?至于绍肯和曼陀菲尔将来就将是这个国家两个集团军群司令官。”

  “为什么不是隆美尔出任国防部长?”

  凯特尔笑着摇摇头:“元首认为他不合适。”

  “懂了!”

  约德尔马上回过神来:霍特外交能力出众为人平和善于处理错综复杂的局面隆美尔打仗是不错的可当国防部长还不够格。至于保卢斯一贯就是元首心腹爱将当年曾担任过副总参谋长出任美洲共和国总参谋长也算是人尽其用了。

  霍夫曼对保卢斯的感觉经历过很复杂的变迁:一开始痛恨其在历史上葬送了第六集团军然后又轻而易举地当了污点证人果综断将其从第六集团军司令官位置上南下并放逐到西线但真到西线后保卢斯非但没有一蹶不振反而琢磨出更多花样来一方面替霍夫曼紧紧盯着龙德施泰特另一方面还组织了假想敌司令部各项工作干得很出色这让霍夫曼又点头嘉许。

  尤其是在夺取直布罗陀要塞过程中保卢斯发挥出色顺利达成了目标让霍夫曼觉得这个人还是可以用的——放在一线统兵厮杀可能不行但担任总参谋长综合策划应该不错考虑再三后决定将其放在美洲共和国总参谋长的位置上他相信保卢斯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40万?”听到这么庞大的数字绍肯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惊讶地反问道“元首是打算占领整个巴西?”

  “不元首交代我时可没这么说。”克兰克微笑道“而且这40万兵力不仅着眼于目前还着眼于未来几年防御美洲共和国的需要。”

  出发前霍夫曼对克兰克的指示是很明确的在新一批增援部队赶到前海军必须协同绍肯维持住南美局势:

  最佳选择是巩固美洲共和国防御并扩大对蒙特罗的影响力现在既然蒙特罗已政变成功那就是要扩大蒙记巴西政府的控制范围;

  次优选择是帮助蒙特罗保住圣保罗州和里约州这两个人口密集、心理意义重大的区域;

  万不得已时可放弃巴西政府但必须保住美洲共和国。

  但真抵达南美后克兰克发现战局比设想得还要乐观对南美局势要价不由自主地又提高了一些解释说:“从元首态度来看打完南美、南非战役后美德间应该可以实现停战我推测元首心理要价不外乎以下五点:

  第一德国实质性控制南非——这和我们无关那是古德里安元帅的工作;

  第二实质性控制巴西政府至少要形成两个巴西德国和美国一家控制一个巴西政府;

  第三让欧洲三国拿下英属、荷属、法属圭亚那德国分享委内瑞拉石油;

  第四包括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秘鲁、玻利维亚在内的拉普拉塔集团亲近我国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可以亲美;

  第五保证美洲共和国的生存空间。”

  绍肯笑了起来:“如果按照您这些条件南美的仗还有的打确实需要40万军队现在美国人别说两个巴西连美洲共和国都不肯承认呢。”

  克兰克耸耸肩:“这可由不得他们如果我们达到这个目的后美国人还不肯认输元首说不定会继续联合日本向多米尼加、波多黎各、古巴、巴拿马进军总而言之除了美国本土不打其他美国势力范围都可予以打击。”

  他挥舞着手臂模仿霍夫曼的声音说道:“美国人不肯服?我就打到杜鲁门或杜威服为止!”

  绍肯点点头表示理解了然后询问下一批增援部队抵达的时间。

  “下一批部队可能8月15日从欧洲出发月底前抵达这里人数应当不会少于3个师。”

  8月15日这个日期选定是霍夫曼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方面海军新拿到的航空母舰将形成战斗力另一方面国防军换装和紧急整补也将有所成绩。

  目前德国1944型编制除教导师、飞行堡垒两个装甲师外其余全安排了党卫军因此第二波1944部队主要给国防军第二波进行换装的是第1、第3、第5、第16四个装甲师然后还安排3个装甲掷弹兵师。

  根据统帅部的计划由于要裁撤150万陆军再加欧洲战事已基本终结所以1944型装甲师不可能全部普及换装——既无必要经济与后勤也不可能承受全部换装。施佩尔初步考虑到1944年底分别完成20个1944型装甲师和16个装甲掷弹兵师的编组。

  目前党卫军已有7个1944型装甲师国防军已有2个等于今年还需再完成11个装甲师编制。为完成150万裁军任务最高统帅部除大刀阔斧削减步兵师番号外还决定削减6个装甲师的番号。

  说是削减6个实际一个都没少。因为4个装甲师打算拆解、重组后变成海军陆战旅陆军账面上少了4个装甲师海军会多8个陆战旅另外2个装甲师将充当预备队——将其余各师缺编和部分老兵退役后的缺口直接这两个装甲师的人员进行填满。

  步兵们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1942年、1943年动员的新组建师基本都要裁撤凯特尔一口气将所有300多、400多番号的步兵师全部列入裁汰范围——反正这一口气至少要干掉50个步兵师以上。

  听完这些介绍绍肯欣然接受了克兰克提出的作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