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铁十字 > 铁十字 第一百三十一章 ?1944:捷与闪电(2,900票加更)
  导弹一出场就引发了轰动倒不是大家没见过导弹而是导弹的出场架势有些令人震惊。

  前来观摩的意大利、日本、法国、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五国中除罗马尼亚和匈牙利技术水平差一些外算得上强国的法、日、意政要在知道有火箭这玩意后都已通过各个渠道咨询过本国科学家详细了解火箭的原理和运作机制像日本、法国甚至已下达了研发指令准备生产本国的火箭部队。在日、法、意三国中以日本起步最早、法国底蕴更强、意大利条件最为便利不过他们都比不上英国。

  英国虽没被邀请观摩但其实该国不但火箭技术很强还拿到了一枚v2实物进行参照唯一的不利局面是英国科研队伍被分成了三摊:本土一摊、美国一摊和加拿大一摊。

  真正引发各国政要震动的不是火箭而是火箭载重卡车——一个前所未见、真正的庞然大物。

  这款导弹载重卡车是德国四个顶尖公司联合研制的结晶融运输、起竖、发射三大功能于一体。

  动力系统采用2台man公司生产的大功率柴油机和配套变速箱联合功率1380马力可只单独开启其中一半整套系统被精心安置在减震底座上(和潜艇布置类似)以便减少震动和噪音。满载状态下使用公路运输或空载状态下越野行驶时单台发动机功率即可满足需求只有满载状态越野时才需两台联合工作。最高公路时速60公里/小时最高越野时速25公里/小时满载油料时连续行驶距离达400公里。

  底盘由奔驰和斯柯达两家联手车辆整体长度约24米采用10x10轮驱动空载重量27吨最大满载重量65吨。驾驶室布置非常有创意左右共两个驾驶-乘员舱最多可乘坐12人。两个驾驶舱完全独立中间的凹陷处让火箭尖端正好可容纳在其中。

  所有上层构件包括起竖装置均由亨舍尔公司负责一般采用全自动操作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用手动需要4个成年人合作摇动手柄240圈才能把火箭完整地竖直起来。在车体上配备有多套液压减震系统——火箭作为精密设备震动是其天敌。

  实际上这是标准的v4导弹发射运载车因为改进后的v2火箭长度不过只有13米略多弹径104米重量不到10吨摆在上面只有短短、细细的一截根本用不着两个驾驶舱中的凹陷区只有长度超过21米弹径高达19米重量30余吨的v4才正好完美搭配。当然长度再长一点比如超过25米重量超过满载载荷4-5吨的导弹也没关系载重卡车可完美容纳。

  霍夫曼对这种载重车很满意亲自将其命名为“大地勇士”知情人士了解到的内幕是虽然底盘、发动机、构件都是各公司联合开发的但如此拉风的造型、特别是左右驾驶舱分离、中间凹陷的创意完全是元首设计出来的——他画的草图和最终成品除比例外几乎一模一样仿佛曾亲眼所见一般。

  既然是大块头这种多功能导弹发射车的价格也相当辣手整体一共招标生产了20辆研发费用加生产成本一起的总价格超过9000万马克单价高达450万一辆相当于16辆虎式或12辆最新式的虎3即便刨除研发费用单论生产费用也超过250万马克。

  事实上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并不是导弹营所拥有的车辆全部除这些大地勇士之外还有指挥车、平板卡车(运送备弹无发射起竖功能)、官兵保障车(可容纳16人的卧铺车)至于卡车就更不必说全部配套车辆连同发射车一起运作才构成导弹营的全套装备占用了大量编制、经费和吨位。所有导弹突击营都直接隶属于最高统帅部一个营的装备费用比一个1944型装甲师的价格还高。至于官兵素质更不必说70%以上拥有大学文凭。

  整整14辆大地勇士从德国本土启程先通过德意公路到意大利北部的的里亚斯特港口上船然后绕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非洲之角、印度洋过来经受严峻考验后最终在马达加斯加东部的塔马塔夫港口下船并凭借自身动力抵达发射场。他们对外公开亮相未选基础设施完善、道路条件良好的西欧而是选基础条件比较落后的马达加斯加说明德军对这套运作体系已非常有自信!

  实际情况不像表现出来得这么好中间也有抛锚、故障等问题这也是凯特尔抱怨火箭营部署拖后腿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整体比预料要好得多。为防止意外德国特意抽调了14辆(2辆备份)最终12辆能安全集聚发射场也显示了这一点。不过霍夫曼不像众人这么乐观因为这次发射车运载的是只有10吨的导弹根本未到其载荷的三分之一对车辆考验还不是特别大满载时如果能有这种表现才称得上真正成熟。

  目前的场面已足够唬住人了:懂行的将军和元帅一看就明白这架势意味着德国火箭部队完全可摆脱铁路、公路实现机动部署和野外作战效能大大提升威胁也更大。

  “诸位先生我是德国火箭工程师克劳泽请允许我为您讲解有关火箭参数……”一个浑厚的男中音在现场响了起来布劳恩等人也在马达加斯加不过介绍这种小事就不必他亲自出马他和佩内明德科研团队大部分都在导弹预定溅落点。

  “在发射场左边标注1号字样的是v2火箭标准型射程320公里圆概率偏差8公里可携带1500公斤弹头末端速度48马赫完全无法拦截;在发射场右边标注2号字样的是v2火箭威力增强型射程200公里圆概率偏差6公里最大可携带225吨常规弹头或特种弹头。”

  虽然克劳泽没详细阐述特种弹头是什么但将军们都心知肚明不外乎化学武器、细菌武器——虽都是国际公约禁止的武器但却是强国标配大家心照不宣地都研发、储备了一批。德国化学武器世界第一霍夫曼知道日本细菌武器水平很高。

  “在发射场中央标注3号字样的是v2火箭射程增强型最大射程500公里圆概率偏差10公里可携带1吨左右的弹头。”

  克劳泽介绍得很详细众人也刷刷在记笔记但霍夫曼知道这些数据全是错的真正数据都比介绍要好一个数量级一方面是为了保密既要显示德国的水平同时又不能让其他国家知道真正的核心机密;另一方面这些数据都是配合出口版(猴版)使用的多掺点水的技术参数才能多从冤大头们口袋里掏钱。

  v2正式定型量产后已不用标准型、威力加强型、射程加强型的名字也不再用v2+这种临时名称霍夫曼赋予了它们响亮且全新的称号——飞毛腿!

  飞毛腿a:标准射程250公里弹头25吨圆概率偏差35公里;

  飞毛腿b:标准射程400公里弹头18吨圆概率偏差5公里;

  飞毛腿c:最大射程650公里弹头125吨圆概率偏差75公里。

  这些型号全比历史上苏联开发的飞毛腿导弹重且威力大唯独圆概率偏差实在有些差强人意。

  起竖指令下达后火箭兵将导弹们慢慢竖直几分钟后开始向导弹发动机涡轮泵里注入液体燃料最后检测导弹电池、设置陀螺仪和其他技术参数。由于导弹发射需在绝对垂直状态下进行需使用经纬瞄准仪和陀螺校准仪在注入燃料后校准——这些都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没有理工科大学文凭玩不转的。

  因火箭燃料带有剧毒和不安全性所以液体燃料都是发射前才现场灌注来观摩的要员们没一个嫌等待时间长全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看深怕错漏一个细节并由衷感谢德国能对他们开放如此绝密的场景。

  因为这次要展现的东西很多除新的作战理念和全新战术体系外各种各样的新装备都必不可少。参观火箭发射前德军已大摇大摆将新下线的最新批次虎3坦克拉出来亮相过了。拥有68吨总吨位高达850匹马力的hl234+发动机128mm/l55坦克炮165mm倾斜装甲的虎3(虎王)坦克让所有人都看得眼睛发直、心跳加速。

  现场展示更让人赞叹不已:德军将搜罗到的敌军最强防御的坦克包括最新款的俄制is-2重型坦克、美制m6重型坦克(m26虽也有缴获但还在南美)、美制超级谢尔曼(炮塔厚度近150mm的小飞象)在靶场上一字摆开2000米距离上无虎王一炮之敌随便哪个位置都能穿且命中率很高基本上3-4炮即可击中(对手静止)运气好的时候2400米就穿了。

  而对手的火炮除俄制122mm外(精度惨不忍睹)其余在800米外基本都构不成对虎王威胁。

  众人终于明白为什么德国决定敞开出口虎式的原因了虎式对德军而言已是旧玩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