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铁十字 > 铁十字 第207章 天翻地覆的12月(17)
  在伏罗希洛夫讲述完所有新装备开发计划和现状后华西列夫斯基代表总参谋部汇报了对德军南非战役和闪电战0战术的分析虽然红军不可能派观察员到南非战场但南非战役既然是德方意图泄露出来并威慑各方的利器就不可能加以细致封锁相反不但不封锁适当时候还要予以公开透露一边向盟友展示实力一边向中立国和美军展示獠牙。

  对东俄而言要想搜集到相关情况也是可行的且红军总参谋部还能得到部分来自美军的消息对华西列夫斯基这个层次的指挥官而言很容易看懂德军做法尽管看懂不代表能学会学会也不代表有能力依样画葫芦来一次但对真正领教过德国闪电战威力的俄国人、法国人而言现实很容易重新勾起他们的惨痛忆这就够了。

  “南非战役德军宣传的战果与实际战果出入不大唯独最后那一部分部队是在布莱德利带着史末资出走后投降的没有经历交战甚至他们投降时德军最近的先头部队离他们还有100多公里这完全是失去指挥而又毫无希望的部队指挥官在绝望下做出的选择”华西列夫斯基照例抨击了一下盟军战斗意志之薄弱和动摇然后才分析了具体过程“在这次战役中德军事先用了近2个月时间调集各位军事物资、部队而整个过程几乎是相当公开的除人员外运输量超过百万吨级别对南非盟军没抓住这个前期时间进行主动出击我表示非常困惑。”

  这一点确实有布莱德利失算的地方不过他也有苦衷:德军第一时间将兵力重心部署在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美军在没有制海权的情况下只能选择从地面硬打而进攻战术显然要付出极大代价当时谁都不知道有闪电战0甚至认为德军故意慢吞吞进行布置是故意引诱美军放弃坚固防线出击从而将防御战打成对攻战这种战术显然对缺少经验的美军不利只是谁也没想到最后居然打成这样。倘若再给布莱德利一次选择机会他一定会考虑主动出击。

  “第二点经验教训是德军整体战术有很多与大纵深作战理论相贯通的地方说明我们原先考虑的军事学说并不落后不过由于大量先进装备涌现德军将战场范围和广度进一步进行了深化这次战役进攻宽度宽达350公里纵深距离超过600余公里美军战前苦心布置了6道坚固防线原本是要依靠层层阻击战术迟滞德军进攻的结果被一次性全面贯穿这充分说明死缠烂打的阵地战在高技术条件下是相当被动今后的战争模式特别是战场范围局限于中等国家的战争将突出机动与活力比拼的是快速反应能力和弹药投放能力单纯比较兵力多寡并无意义”

  这一点显然也有为红军从“越多越好”、“越大越好”、“让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理论中退来搞精兵主义的用意所在华西列夫斯基虽是军事将领但政治上并不迟钝他显然知道当前自己手里的底牌和卫国战争开始时的底牌完全不一样了继续用以前的军事战略无异于自杀。

  “第三点经验教训是要加强对指挥体系、联络体系的防护。这次德军动用大功率干扰设备完全破坏南非盟军的指挥体系和命令传递体系使布莱德利最终的战术布置和情况搜集沦落到依靠吉普车搭载传令兵去传递的地步设在后方的指挥部变成了聋子、瞎子、哑巴设在前方的指挥部被德国特种部队端掉战役过程中指挥体系完全丧失及时性、全面性和主动性各据点被迫单独抵抗该情形与我军在卫国战争初期面临的局面极为相似无非当初我们是遭到了德国人背信弃义的偷袭这次德国用技术手段瘫痪美军指挥体系”

  美军与红军不同后者在被分割包围后如能得到基层指挥官特别是政治委员的有效激励通常能硬拼到底特别是战争初期的常备部队更是如此(后期当然也不行)但美军因为“人道主义”缘故在绝望情况下多半就选择了投降这样的作战意志和战斗作风并不算强悍最起码在德军看来是比不上袋鼠兵(澳大利亚部队)和考拉兵(新西兰部队)的顽强。不过考虑到美军从佛得角战役以来的表现和党卫军亚美利加集团军的存在似乎这样的表现也不足为奇。

  经过激烈争论12月份的政治局会议确定1945年装备开发重点是陆军序列优先: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两款新型坦克t44/100和is3要求到1945年末至少建设出8个装备is3坦克的独立近卫坦克旅和六个主要以t44为主力的近卫坦克军同时再配上46个主要装备is2的独立坦克旅和以68个t43/85为主力的坦克军一起构成红军精锐装甲力量。至于其他的t34和t43型坦克部分底盘收利用改造为坦克歼击车部分改造为自行火炮还有部分分拨给步兵部队组建坦克营今后要搞精兵主义步兵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光秃秃没有任何坦克装甲车辆了。

  ps:本书被起点屏蔽最新更新可在微信公众号“月影梧桐”上免费浏览欢迎关注

  同时对炮兵也进行重新定义现在红军无论编制、后勤、装备都遭到了极大损失已撑不起一贯喜欢的大炮兵主义便悄悄将数量多的要求去掉把强调机动性摆在突出位置这观点和德国最高统帅部惊人地相似:认为未来战争是快速战争的时代能伴随步兵高速推进的自行火炮才有价值拖曳式火炮不是不要而是不会再具有以前的地位了。

  根据编制要求新型su152突击火炮被视为机械化部队支援核心火箭炮被看做是传统步兵的可靠压制力量除此以外也强调利用装甲车和旧型号坦克底盘搭载火炮实现高射炮、压制火炮的高机动性。

  最后强调单兵武器改进升级准备用成熟后的ak突击步枪取代目前"bo bo"沙冲锋枪和莫辛纳甘步枪的地位同时轻机枪依然保留使用dp系列但强调用1942年问世的新款dpm取代dp机枪对rpg火箭筒的配置到班一级并进一步强调改进。

  应该说红军的改革思路与德国组建快速反应纵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区别:德军在霍夫曼大力引导下已开始向e45(或e50)主战坦克转型红军还在强调重、中结合;德军开始全履带步兵装甲战车狼瓘的研制、改进和装备而红军对此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出于强调将经费花到刀刃上的要求未对步兵战车进行要求步兵要么依然搭乘卡车作战要么利用有限的装甲车伴随作战历史上名满天下的bmp步兵战车开发设想在会议上只转了一圈便被束之高阁用伏罗希洛夫的话说“东西虽好可惜苏维埃目前无福消受”。

  第二个优先序列是空军空军武器进一步划分为进攻性武器和防御性武器两类:

  类似于雷达、高射炮、歼击机等属于防御性武器比进攻性武器具有更高优先级;类似于轰炸机、攻击机属于进攻性武器相对而言等级略低一点。

  整体而言苏联电子工业尤其是雷达工业是落后的但这种落后只是相对于美、英、德三国而言对比其他国家并不能算落后苏联在雷达领域的造诣比起日本和意大利来不但不落后反而还强一点即便对比法国也不逞多让在个别领域甚至还有些优秀产品出现。

  雷达领域权威是苏联雷达工业奠基人维克多季霍米洛夫他在大清洗中奇迹般地幸免于难目前担任nii20研究所负责人主要攻关课题是准备安装在pe3夜间截击机之上的机载雷达“片麻岩”雷达到这次会议前已基本研制成功可以装备。

  会议提出的新要求是建设沿乌拉尔山布置的预警雷达体系防止再遭受德国和西俄的突然袭击因为乌拉尔工业区很多工厂距离乌拉尔山只有200300公里大型轰炸机半个小时就可以抵达必须有强大的预警力量。

  在雷达领域值得关注的是美国伸过来的橄榄枝美国把自己从英国拿到的一大批雷达实物和技术资料转给东俄方面虽然只是英国1942甚至更早期的技术反映(最新资料美国人没有给)但对东俄而言依然是极其宝贵的资料大不列颠的雷达水平在全世界都是排得上号的。

  这个橄榄枝也反映了美国心态的调整与转变。虽然杜威、华莱士等人当初一再宣称要停止援苏虽然苏联和轴心签署停战协定后实际上已背弃了同盟国阵营但无论杜威还是参联会现在除在公开场合嘀咕几句外在私下对苏联的态度来了180°大转弯报以了极大的肯定和嘉许这种评价甚至比当初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