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位面祭坛 > 正文 232 首场拍卖会
  利刃是世界第一杀手组织实力强大组织严密九局对利刃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就算进行交涉恐怕也不会有任何结果。

  “你这样做很难见到效果与其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不如想办法加强天雨的安保措施。另外找到下单悬赏之人也很关键。虽然一旦上了利刃的刺杀名单就连悬赏人都没有资格取消任务但是咱们最起码要把他找出来不能让他逍遥法外。”刁学民建议道。

  要是没有蓝天雨透露的信息香江分局也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果刁学民对蓝天雨的安危也很上心想要尽一份力。

  “老刁说得很有道理!”姜兵仍然惜字如金。

  “想要置我于死地同时又拥有支付千万美金的财力这样的人应该很少。嫌疑最大的就是林远航和秦承安了查一查他们的资金动向也许就有结果了。”蓝天雨说道。

  “如果动用的是国内的银行账户那肯定没有问题。就怕支付的赏金动用的是国外的账户那就很难查了。我尽力试一试但不敢保证一定能行。”刁学民对此信心不大。

  蓝天雨说道:“查不出来也没有关系等我见到他们我自己就能查清楚。”

  一旦蓝天雨查清楚把自己送上刺杀名单的幕后之人他肯定会狠狠地报复回去。虽然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他认为林远航应该不会做这种没脑子的事情。林远航深知蓝天雨催眠术的厉害没有十足的把握应该不会轻易铤而走险。

  秦承安倒是也有这个财力但是两人之间只是一些小矛盾似乎也不至于让他下这么大的本致蓝天雨于死地。

  如果他拥有精神系异能的消息泄露很可能成为神组织的眼中钉花费千万美金悬赏刺杀他也不是没有可能。

  虽然利刃杀手组织凶名在外但蓝天雨并不是很担心。

  得到空间异能之后蓝天雨保命的本事极大加强遇到实在躲避不了的危机他还可以施展瞬移术。当然不到最后关头蓝天雨并不想暴露自己的空间异能。

  回到山顶别墅蓝天雨不在关心被利刃悬赏刺杀的事情古韵在香江的首场拍卖会马上就要召开了他已经没有精力关心其它的事情。

  虽然筹备的时间很短但是在香江分公司总经理胡滨的积极运作下还是征集到了上百件不错的珍品在加上蓝天雨拿出来的那些拍品的数量虽然还是有所不足但在拍品的质量上足以弥补。

  拍卖会计划分作三场周六下午是古董艺术品拍卖专场周日上午是珠宝玉石拍卖专场周日下午是国宝集珍拍卖专场。

  这几天时间不但毛晓宇、胡滨等人忙得焦头烂额就连蓝天雨这个甩手大老板都开始忙碌起来没有一刻清闲的时候。

  在拍卖会开始之前为了保证那些国宝级文物不会流失国外蓝天雨专门做了一些安排。

  如果华国的国宝级文物最终被国内的收藏家或者富豪竞拍到手不用出手拦标;如果被国外的藏家或者富豪拍得他安排了谢华杰、赵文海出手拦标。谢华杰和赵文海又通过自己的关系暗中联络了几人有这几位名流富豪分别出手拦标不会引人怀疑。

  上拍的国宝级珍品基本上都是蓝天雨的私人物品拦标之后等同于流标蓝天雨不会有任何损失。

  时间很快来到了周六千人拍卖大厅满满当当座无虚席。

  拍卖师例行宣讲拍卖规则之后宣布首件拍品开拍。

  开场的第一件拍品作为预热目的是调动起买家的竞拍热情预估成交价不会太高但也不会太低一般都会选择市场上的收藏大热门。

  第一件拍品是胡滨亲自指定的“乾隆官窑青花折枝花果纹贯耳六方尊”。

  乾隆官窑瓷器历来是收藏市场的抢手货作为开场的首件拍品肯定会引发众藏家的争抢足以把拍卖气氛调动起来。

  拍卖师介绍道:“此六方尊是乾隆朝创烧且独有的御窑青花品种多成对陈设于宫殿之中其庄重威严的气势严谨而创新的工艺展现了乾隆王朝的宫廷风貌。珍品难得起拍价一百万港元每次加价不少于一万现在竞拍开始!”

  六方器形采用拼接法烧造制作难度较大。此器撇口长颈颈部饰对称的双贯耳折肩圈足造型庄重。通体青花装饰满绘什锦花卉纹口沿饰一周回纹及花卉纹颈部饰海水纹双贯耳亦绘花卉纹肩部及腹部均绘缠枝花卉纹以青花弦纹相隔近足处绘花卉纹。

  整体纹饰层次清晰青花发色标准画工精细。乾隆时期官窑青花立器中有一些器物造型、规格相似但纹饰的组合不同此件贯耳瓶以其别致的造型及流畅的纹饰体现了乾隆时期高超的制瓷技艺。

  这样的官窑精品市场价一般在一百五十万左右一百万的起拍价不算高自然引发了很多藏家的竞拍热情。

  “一百一十万!”

  “一百一十五万!”

  “一百一十八万!”

  举牌的买家此起彼伏价格快速攀升。

  第一件拍品的竞拍过程持续了五分钟最后的落槌价是二百零五万。

  不论是竞拍过程的火热还是最后的成交价都超出了预期蓝天雨和毛晓宇、胡滨等人对于这个开局都很满意。

  拍卖师对于现场气氛的把控很有经验直到拍品过半仍然没有一件流拍。

  在几件压轴拍品上拍之前张大千的《巫峡清秋》、齐白石的《五虾图》、明永乐青花葡萄纹盘、清乾隆御制料胎画珐琅仕女图长方鼻烟壶、明宣德铜鎏金无量寿佛像都引发了一个小高潮。

  第一场拍卖会的压轴拍品经过毛晓宇、胡滨等人的反复研究最后定为三件。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