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侠气纵横 > 正文 第十六章 襄阳
  夕阳余晖。

  古老的襄阳在夕阳下拉下长长的影子。襄阳襄阳襄本来就有举起的意思襄阳的城墙也曾高高举起过一个朝代的希望。

  时至今日襄阳城灰黑的城墙上依稀还能看到斑驳的黑色的血迹还能看到累累的刀痕箭痕。那是当年与蒙古铁骑的大战给襄阳留下的印记。

  此时襄阳城下的人群络绎不绝有出城的有进城的他们都是襄阳人。不管是在周边的大山还是农村还是离襄阳百里外的小城的人不分远近无论亲疏他们都管自己叫襄阳人。襄阳的行商到了别的地方也会昂着头道:“我是襄阳来的襄阳人!”

  襄阳人对襄阳的自豪感并非因为襄阳有多么富庶也并非因为襄阳出过多少文人墨客也不是因为当朝宰辅或是别的什么大官是襄阳人。他们为襄阳自豪是因为他们是看着襄阳城墙的血迹长大的是因为他们是听着襄阳的故事长大的。这是襄阳啊!

  远远的一人一马从夕阳的光里朝着襄阳来了。

  王侠定定地看着襄阳城喃喃道:“这便是襄阳了么?”

  王侠旁边有路过的老农听到了王侠的自语咧着嘴竖着大拇指对王侠说:“对了后生!这便是襄阳!”

  王侠在马上对着老农拱了拱手轻轻挥了挥马鞭便向着古老的襄阳飞驰而去。

  ……

  或许是因为曾经经受过连天的战火折磨吧襄阳是个尚武的城市。武功和武馆永远是襄阳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也是最让襄阳出彩的一部分。

  当年抗击蒙古之时江湖人士几乎都聚到了襄阳。他们脱下了名贵的丝绸貂裘穿上了沉重的铁甲战袍放下了豪迈不羁的江湖拿起了铁与火的襄阳。

  不少人丧身于此也有不少人扎根于此。也不管他们祖籍何处后人都把他们叫作襄阳人。有的人留下了一丝血脉于此有的人只在这里留下了传人也有人只能在临死前恋恋不舍地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塞入战友手中。但不管怎样襄阳绝没有让他们为之骄傲的技艺失传。

  ……

  襄阳有着天下最大最多的武馆襄阳有着天下最多最好的武师。最出名的一家便是以襄阳为名唤作襄阳武馆。

  王侠曾听岳不群说起过这个武馆这是当年血战中活下来的江湖人士办的一直流传到现在。

  襄阳武馆的大门很奇特上面的匾更奇特。

  寻常武馆就在武馆门上挂块写着武馆名字的匾就可以了好一点的武馆会再挂上自家最得意的一门武功可这襄阳武馆就奇了怪了。在一块寻常的写着襄阳武馆四个朱漆大字的匾额上面还挂着一块方方正正的匾额上面用端端正正的隶书写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那是当年的郭靖郭大侠手书的匾额在战火中被江湖侠士们拼死找了出来熊熊烈火中匾额竟没有丝毫损伤人人都说是郭大侠的侠气护着这块匾。

  襄阳武馆的弟子出来都是昂着头的。他们有理由昂着头他们是在襄阳武馆学艺的弟子。他们的武功可以不高但他们的侠义是高的因为武馆挂着那块匾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而其他的江湖人呢从这襄阳武馆门下经过都用一种崇敬的眼神看着那块匾额到得下面都是恭恭敬敬地对着那块匾额一揖到底。而武馆把守门户的弟子也定然是肃然以对恭恭敬敬地对着行礼的江湖人回礼。

  襄阳武馆的馆主姓李名易峰你在襄阳城中说这个名字那是决然没人知道的但你若是换个说法说李馆主那襄阳人就立刻知道是谁了还会竖着大拇指告诉你:“李馆主侠气冲天是个大侠!”

  李馆主有一身上乘的武功。武馆武馆若是没有武功那再好的名头也是保不住的。据说李馆主的武功练到了血里练得血如铅汞只差一步便能到炼髓的境界。他的掌上功夫厉害一双铁掌得了当年铁掌帮的真传能一掌打穿灌满细沙的沙袋。他的腿上功夫也厉害一个纵落就是五丈远出腿时带起的风声能让人睁不开眼睛。

  李馆主更有一身侠气。襄阳城中最乐善好施的是谁?是李馆主。襄阳城中最爱打抱不平的是谁?是李馆主。襄阳城中最亲近穷苦百姓的人是谁?是李馆主。提起李馆主襄阳城中的衙役捕快无不恨得牙痒痒因为李馆主总要搅黄他们的休假但提起李馆主他们又会竖起大拇指恭恭敬敬地道一声佩服道一声大侠。

  李馆主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什么?他爱听戏。襄阳城中大大小小的人都知道李馆主爱听戏而且永远只听一出戏。

  他只听郭大侠率众守襄阳的那出戏那也是只有在襄阳城才能听到的戏目。

  李馆主这个癖好还是十年前被人发现的。

  据说李馆主每隔两三日就要到一个叫做聚义楼的地方听一个落魄中年人唱那出郭大侠守襄阳。每到精彩之处李馆主总要大声叫一声好每到悲恸处李馆主总听得潸然泪下。若是在别处李馆主定是要被叫做娘娘腔馆主了但在襄阳绝没有一个人会笑话听这出戏听哭的人。相反的他们会竖起大拇指赞一声好汉子。

  待得那戏子唱罢李馆主总会掏出封好的银子恭恭敬敬地递给那个戏子那戏子也总不推辞只接过再小心翼翼地收好。

  曾有人诟病李馆主对一个戏子如此礼遇李馆主只说:“他能把这出戏唱得真切那李某便认定他是个心有侠义的好汉了。管他身份如何李某自当恭恭敬敬。”

  那诟病李馆主之人当即满面通红掩面而去。

  ……

  襄阳就是这样一个城市襄阳武馆就是这么一个武馆李馆主就是这么样一个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