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 一代宗师 第五十章 静待天时
  第五十章 静待天时

  日子又恢复了以往。

  家,天牢,春风楼。

  恍恍惚惚一年时间过去,再无人怀疑周易来历,这厮简直与他师傅一样的潇洒自在。

  诸事漠不关心,不支使不动弹。

  牢中犯人来了又走,投胎转世或者飞黄腾达,唯有乙六号狱一直未变。

  时间久了。

  周易与之颇为熟悉,也知道了于肃入狱的缘由,上奏书劝诫景隆帝整顿吏治、推行法制。

  言辞稍稍激烈,有人说映射了张家、锦衣卫。

  凤阳国两不惹出手,于肃再得帝心,也得天牢走一遭。锦衣卫调查许久,竟然抓不到于肃犯罪证据,一两银子都未贪污。

  无奈之下,朝中御史上奏,安了个不孝长辈之罪。

  周易知晓了前因后果,从开始多给些稠粥,后来送来肉食,如今每天拎壶酒。

  “听说天牢的酒肉价比黄金,我可没钱给你,以后也不会有钱。”于肃吃干抹净,偏偏说话正气凛然。

  “无需付钱。”

  周易笑道:“牢中关过不少清官,却没见过老于你这样的。”

  于肃眉头一挑:“老夫怎样?”

  于肃三十二岁中进士,翰林院、御史十年,天牢一年,如今已经四十三岁,在周易面前确实可以称作老夫。

  周易说道:“清正,却不古板,否则可不会吃胥吏送的酒肉。”

  “那些都是迂腐之辈。”

  于肃说道:“读书为明理,而不是用来守着陈规旧矩,老夫还有大事要做,必须吃肉保持好的身体,才能等来机会。”

  果然如他所说,吃饱喝足后开始强身健体。

  两套广播体操坐下来,于肃筋骨舒展开来,又打了几套太极拳。

  于肃称赞道:“周小子,你教的这法子不错,老夫蹲了一年牢,身子骨反而比读书时还硬朗了。”

  “老于,外面不少流言,说你表面起清廉,实则是大贪官,还私下里打死人,当年连中三元也是贿赂了主考官……”

  周易讲了讲街上听的流言,显然张家和锦衣卫,不打算放过于肃。

  泼了脏水,再安上莫须有罪名,直接拖到菜市口砍头了。

  于肃闻言不惧反喜:“这才说明他们奈何不得老夫,只能造谣中伤,否则诏狱当中,死的清官还少吗?”

  “似乎有些道理。”

  周易疑惑道:“然而关在天牢,都不能发声反驳,怎么能斗得过?”

  于肃微微颔首道:“些许名声小事犯不着去争,人这一辈子很短,只需抓住几个关键处即可决定胜负。”

  “怎么抓关键处?”

  “等!”

  “等?”

  “欲成大事者,静待天时!”

  ……

  转眼又过去一年。

  周易在天牢地位,已然与曾经相差无几,一些狱卒又称为“周爷”。

  所依靠的不止是刑讯手段,适时展露了武道修为,二十多岁的锻骨高手,将来必定晋升炼脏。

  终究还是武力让人折服!

  犯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唯独于肃好吃好喝,反而养胖了十几斤。

  朝廷与景隆帝似乎忘了他,既不依律判刑,也不放出天牢。

  周易忍不住问:“老于,天时还能不能等到?”

  “时不可强至,事不可强求。”

  于肃淡然道:“时机未到,莫要轻举妄动,凭白浪费精力,还折磨自己。有些事不能急,人力难敌天数,不过可以等来天地同借力!”

  周易闻言,眉头微皱。

  此番回到天牢当狱卒,并不止是安全、熟悉,也有一些别的谋划。

  原本等了两年,仍没有寻到合适时机,周易开始琢磨着是不是主动创造时机,于肃的话让他心有所悟。

  高人布局善于静候天时,有了时运助力,则万事皆允!

  且闲棋最难破,无心之举最不可察觉。

  于肃见他沉思,以为周易听不懂,得意道:“这道理太过深奥,等你小子六十岁的时候,差不多就能明白了!”

  “到时候还不明白呢?”

  周易今年五十八,后年就是花甲。

  于肃撇了撇嘴:“那就是你小子太笨。”

  这厮竟然没有插旗!

  周易没能暗戳戳扳回一城,好奇道:“老于,一直疑惑,他们为何诬你不孝了?”

  “这事儿还真不是诬陷……”

  于肃回忆道:“老夫刚成年时遇个老道,卜了一卦,言称族人于我有大害。那时沉迷于道玄之学,性子又烈,直接与族人分了家,还迁走了父祖之坟。”

  自绝于宗族,说严重了就是忤逆不孝,在这个时代是极重的罪。

  周易嘲笑道:“老于你竟受了道士哄骗,还有面皮吹嘘自己少时聪慧。”

  “老道说的也不尽是错,老夫表字守拙,便是由他而来。”

  于肃说道:“守拙抱朴,敏言纳行。老道说我将来会犯口舌之罪,须时刻谨记少说话。”

  “这老道似个通文墨的,怎么会劝你分家迁坟?”

  “或许是算错了吧!”

  ……

  景隆十四年。

  锦衣卫愈发猖獗,指挥使冯忠隐有“内相”之称。

  缇骑探子监察天下,不少人因言获罪,轻则关天牢反省,重则诏狱走一遭。

  百姓道路以目,无人敢议论国事。

  景隆帝依旧仁德慈悲,百官称其有圣君之风,无为而天下大治。

  当今内阁首辅姓杜不姓张,却是张相亲传弟子,六部天官大半与张家有牵连,下朝了一起去张府议论国事。

  张家权势隐隐超过当年龙相,诡异的是神京风平浪静,仿佛无人觉察一般。

  周易心中疑惑,以此事询问于肃。

  “张家幕后有高人指点!”

  于肃解释道:“张家现在不会谋反,将来也不会,而是朝廷内外架空陛下,推太子继位。正因不会谋反,就能得到百官、勋贵支持,甚至宗室也不会介意。”

  “太子登基后,张家再逐渐交还权力,就会平稳渡过灭族之祸!”

  于肃赞叹道:“这等举重若轻的手段,非文忠公不可,老夫这辈子是做不到了。”

  周易嘲讽道:“张文忠手段再高明,也是个大贪官,卖国贼!”

  “所以我不学他!”

  于肃平日里也颇为鄙夷张相,说道:“文忠公的布置很不错,然而权力在手,谁又愿意交出来,毕竟镇国公有例在先。”

  李武自愿交出兵权,甚至牢中服毒自尽,换来的是灭门之灾。

  赵氏皇族的信誉,已经毁于一旦!

  太子即使与张家有血亲,然而坐上那个位子,心中就再也没有亲情二字。

  周易疑惑道:“老于,你看的这般清楚,为何还要与张家作对?”

  于肃摇摇头,叹息一声。

  “中宗晚年有意放纵,吏治武备时至今日,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再这般烂下去,恐生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