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妖谋 > 第十三回 流连青羊肆
  第十三回流连青羊肆,乱巷有旧识。

  他们顺着锦江一直走,就看到青羊肆山门挂的牌匾。

  那块牌匾通身泛着淡淡的秋黄色,上面刻着秦英不认识的古体字。

  她抬首辨认着笔画扭曲的字,最后只看出了中间的“羊”。

  看秦英一脸茫然的表情,袁老道笑了:“青羊肆始建于周朝。最初的牌匾不堪风雨,于是汉时的工匠又用篆体刻了新的,也就是我们眼前的这个。”

  “你知道的好多呀。”秦英对其貌不扬的老道充满敬意。

  “我是本地人。”袁老道的右手抵在嘴边,又对身边的她讲起了青羊肆的来历。

  老子骑着青牛出函谷关的时候,遇上了关令尹喜。

  尹喜看对方身上并没有出关的有效文书,便不让老子就此离开。

  而老子为了脱身,洋洋洒洒写下五千文——也就是《道德经》——用它来代替出关文书。

  关令尹喜如获至宝,即刻把这玄奥的手书看了一遍。

  因为看不明白,他便让老子讲解完再走。

  老子回答道:“千日后,到成都青羊肆找我吧。”

  说完,袁老道补充了一句:“典故真假暂不可考。可能是文人闲着无聊,强给青羊肆附会的。”

  “真假有何妨,反正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她迈着轻快的步子道。

  “……听个热闹就过去了吗?你倒豁达,不愧是道家弟子。”

  袁老道弯起嘴角笑了笑:“说来有趣。文人编出来的段子,正好留给后来的文人钻牛角。”话语间是嘲讽和怜悯。

  秦英愣愣地停下脚步,耳边轻轻响起师傅宁封子的声音:

  几百年以后的中原出了个人才,又会画画又会作诗。他有首诗写的真好,我念给你听,可你绝不能流传出去。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袁老道已经到达了这个境界吧。

  她神思恍惚,无心再看周遭的景致。也就由着袁老道为自己引路。

  青羊肆虽经过了几番修缮,占地面积也不过是尔尔。前院里供神敬香的大殿,叫人用一只手便能数过来。

  正值初一,香客在这不大的青羊肆里来往进出。秦英被人挤得落后了袁老道两步。

  而对方很快就伸出手臂,将五尺身量的秦英捞到了身边,又拿眼神教育她一顿。

  秦英再也不敢随意地开小差。可她依旧是连门槛都没看清,就被人推搡着进了三清殿。

  “好像每个道观的主殿都有这三位啊。”秦英抬头望着有些陈旧的神像。

  袁老道挑了挑灰白的眉毛,回道:“三清殿供三清。三清乃是道教之根基,必然要有的。”

  她闻言不再说话,只是学着其他人的样子,跪在蒲团上叩首许愿。

  正想起身离座,秦英的肩膀被人压住了。她略微转脸,就看见一个刚蓄起须的道人。

  “道友远路而来,不在三清像前供盏香烛吗?神明将保佑你心愿成真。而且我们青羊肆的三清是很灵验的……”

  明知道这是骗自己掏荷包的陷阱,她还是勾起了唇微笑道:“一只香烛多少钱?”

  “五十文,不二价。”

  秦英点点头,从随身的布袋里拿出一小串铜板:“如今我的家当只有这些了,可否烦请道长为我燃一只香烛?”

  那道人心里犯起了难:收嘛,钱明显是不够的;不收嘛,这可是送上门的。

  天人交战了一会儿,他伸出手道:“也成,也成。收的不是钱,而是道友的一片诚心。”

  “——也成?也成个啥子?”在一旁远观的袁老道终于忍不住插嘴。

  那道人听到熟悉的腔调,后背立刻升起凛凛的寒意。仔细地眯着眼睛认了一会儿,他才颤着双腿道:“师、师叔祖。”

  师叔祖?这不修边幅的老道士原来是个高人吗?秦英在心中暗暗道。

  袁老道臭着脸啐了一口,将他带到无人处训斥。

  “你这不肖娃子,竟公然在三清殿里做铜臭生意,哄骗完了妇孺,又来坑蒙道友。当真丢尽了青羊肆的脸面。速速与老道去见你师祖。”

  有道人见这里气氛不对劲,便来行礼解围:“禀…禀师叔祖,师祖他近日正在闭关。”

  “仗着师祖闭关期间不理俗务,你们一个个的胆儿就肥了。老道这就把他从房中喊起来。”

  说着,袁老道拂了拂补丁布袍就要出殿。

  两列给香客念经祈福的道人见状,放下诸多法器直直地追了过去。可是谁也没能拦住他。

  “师叔祖回来了!”这句话像春天的野草般撒遍了前殿后院,闹得所有人惶惶不安。

  秦英本着瞧热闹的心思,也跟着袁老道大步跨进了后院。

  青羊肆的道人们涌了里三层外三层,将袁老道围在圈里,嘁嘁喳喳地做着小伏低。

  “师叔祖…我们不该起贪财之念,在大殿里做金钱买卖。”

  “我们知道错了,您就饶我们一次吧。”

  “您若把我们的事情告诉师祖,我们定会被……”

  秦英在外围听得有趣,却感觉自己这样作壁上观不好——自己刚才差点被坑三十个铜板儿呢,可不能轻易放过了他们。

  她弯下腰,很容易地钻进重重包围,道:

  “你们越是拦着越是证明心里有鬼。既然堂堂皇皇地做了不该做之事,为何不敢堂堂皇皇地挨罚受惩?”

  东边立着的道人见秦英一个外人开口,不禁问道:“师叔祖,这小奶娃是谁?”

  袁老道呲了牙齿,露出耐人寻味的笑容:“我刚收的徒儿。”又低下头对她道,“你自己对他们报上名字吧。”

  秦英没有防备,结结实实被袁老道吓着了:为了给自己撑腰撑脸面,他就顶下师徒的帽子吗?

  这下可是借给了她好大的辈分:袁老道是他们师叔祖,又假称是秦英的师傅。秦英便相当于做了他们的便宜师叔。

  她低了眸子向前方拱了拱手:“小道垂星,见过各位道人。”一席话说得甚是得体。

  “见过…垂星师叔。”之前说她小奶娃的道人脸都憋红了,才硬生生挤出来最后几个字。

  有一人深揖到底,其他人也纷纷效法。许多人掬一躬下来,汗流浃背地像扛了两布袋粟米,

  要他们面不改色地朝秦英唤师叔,实在是困难。

  因为秦英不仅个子矮,而且面盘明显没有长开。看样子至多十三岁,正是童子垂髫的年纪。谁会料到这副皮囊已经度过了三百个春秋。

  秦英肚里冒着坏水儿,面上却挂着足足的谦逊温和。她一边回礼一边道:“垂星当不起。”

  她这副模样让众道人看了顿时牙痒不已,偏偏无可奈何。

  拜完了“师叔”,袁老道和秦英在众人的簇拥下,进了青羊肆主人的院子。

  “天岚,天岚。”袁老道站在房门口道,忽然跪了下去,“不肖师兄带着一群不肖徒孙,来向你请罪了。”

  袁老道等人在门外跪了一刻,房内才逐渐出现悉悉索索的响动。

  “云游在外这么多年…终于肯回来了,天罡师兄?”神采奕奕的天岚道人拉开厢门,笑着道。

  说完视线越过他,看向了地上长跪的众人,又接着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作者话:写了这么久,终于把袁老道的名字披露出来了。袁天罡,在本文中别号袁邋遢。他是初唐有名的相师,在本文中观星术啥的也很厉害。周二了,求推荐票票和小天使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