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田园安宁 > 第23章 种瓜得瓜
  李蛋儿家汉子多地少,尤其他父亲一辈兄弟六个(差一个就可以召唤神龙了),各个都是种田的好手。因此,为了充分利用优质劳动力,他家佃了不少李地主家的田地种。

  凭着一手的好农活儿,李蛋儿家里的成年男子们不仅庄稼种的好,而且别的经济作物种出来也比别家的好上一两分,总能将地里的作物打理得精精神神。

  自从前两年李欣然喜欢上李地主家大郎从西域带回来的西瓜后,李家就有打算让自家田庄名下的佃户们尝试着种植西瓜。

  可由于前两年存的种子太少,只能先分给小部分的人去种,而李蛋儿家里就属于这小部分人。如此一来,李蛋儿一家对西瓜这个稀罕物还真不算陌生。前两年也确实种出了结果。第一年他家种的西瓜成活了三成,有几株还接了婴儿拳头般大小的西瓜;第二年的种植就成活了将近半成,大部分也都结了果,最大也有成人拳头般大小了。这样的成果已经是所有尝试的人家中最好的了。

  两年的种植经验,再加上李蛋儿的父亲李大山兄弟几个这两年跟其他有种瓜经验的农户之间的交流,李大山一家对今年的西瓜种植是信心满满。

  恰好,今年李地主家大郎李皓去西域行商回来,考虑到行程问题特地带回来不少中期西瓜的种子,确实是有加大培养力度,扩大种植范围的打算。为了早日种出清甜可口的大西瓜,李皓更是不惜许下重金,奖励种出的西瓜最大者五十两银子。

  这个时代,七两银子足够农户人家过个不错的一年,五十两银子怕是大部分农户人家都没见过的巨款。就连已经有了不错经济来源的何大爷家,现在也是没有五十两存款的。

  不得不说重赏之下不缺勇夫。

  此话一出,别说北李村的农户了,就连外村的村民也是为了一把西瓜种子挤破了头。一时间,攀亲戚的攀亲戚,走交情的走交情,北李村彻底热闹起来了。

  李皓带回来的西瓜种子就是再多也是不够分的,小妹李欣然也缠着他要,最终索性自己只留下一半交给信赖的人分配了出去,另一半则是给了李欣然,让她自己随便折腾去,反正种西瓜也是为了她,一切一小妹的心意为重。

  李欣然拿到西瓜种子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自家小弟们,分配种子的方法也是简单粗暴:谁的牌子排名靠前,谁家得的西瓜种子就多。

  如此一来,一直以小姐手下头号粉丝身份自居的李蛋儿家自然得的不少,再加上他家中大人各个是种田的好把式,李蛋儿当然得意的很,就连最近走路,都感觉顺风得很。

  正是有着这样的原因,李蛋儿跟何宁说话时都是一副高人一等的模样,可惜表错了对象。

  何宁听了李蛋儿的话心里是只顾着高兴,倒没在意他的态度。知道这个时空有西瓜的存在,再想到前世吃到的的西瓜甘甜多汁,喝到的西瓜汁清甜解渴,何宁已经抑制不住飞扬的心绪了。

  见何宁一直在发呆,李蛋儿以为他是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晕了,也不等何宁问他,就把他所知道的关于西瓜的事情滔滔不绝的讲了出来,那如数家珍的模样,怕是科普过不少“土老帽儿”练就的。

  “知道西瓜是什么吗?不知道吧,我告诉你,这西瓜可是从西域那边传过来的稀有品种,最是适合夏天和初秋吃的水果了。西域那边种出来的西瓜比你我两个人的脑袋加起来都要大,绿皮儿红瓤儿,尝一口就跟喝了一嘴蜜糖水一般,满嘴甘甜,不用嚼两下就都变成甜水儿了,两口下去就解渴得很,就是老得吐籽儿有点麻烦呢!”话虽如此,李蛋儿脸上的表情可是一点抱怨都没有。

  说到这里,李蛋儿咽了下口水润润嗓子,心想:往常说到这个时候,总能看到对面的小孩儿馋得咽口水,还会迫不及待的打断他的话,求他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可这何家的独苗苗怎么还是一副傻愣愣的呆样儿?

  不过,一想到这人之前还是个傻的,李蛋儿就释怀了。傻子就是傻子,即便是变正常了些许,还是会漏着一股傻劲儿,看来这痴傻病是好不全的。

  尽管李蛋儿看不上何宁的傻样,却不会昧下属于何宁的那份西瓜种子,这也是李欣然看重李蛋儿,让他做自己头号小弟的主要原因。

  “嗨,我跟你讲这么干什么,种子你拿去,回家交给你家大人种去,告诉他们种出好瓜可是有几十两赏钱拿的。”

  还沉醉于西瓜幻想中的何宁手中一沉,下意识地接过一袋两斤左右的西瓜种子,等他回过神来,就只看到了李蛋儿撒欢儿往家跑的身影。

  对于西瓜这种稀罕物,何家还是知道些的。毕竟村中无秘事,前两年有人尝试着种的时候就已经被传开了。而这两天李皓放出的风声也在村里传得欢,何家常常出去串门子的妇女们,倒是比总待在家里做木工的男子们了解的多。

  经过何老娘和李娟的科普,何家人也知道了西瓜的好,别的不说,仅自家宝贝孙子想吃这一条,就足以让何大爷做出种植西瓜的决定了。

  可何家的地少,还都被用来种粮食了,要种西瓜就得尽早到村长那里买地,等一套程序办下来,早就错过播种的时期了。

  这一点何宁倒是不不担心。

  “咱们院子后面不是有个小山丘吗,我看种在那里就挺合适的。”

  何家后院的小山丘平日里走的人也不多,土质含砂量大,不适合种植庄稼。何家作为离得最近的人家,是最有使用权的,也只是开垦了一小片做菜地用。

  “那块坡地土质不好,能种出好瓜吗?”问话的时何宁的小叔何大兴。

  “我听李蛋儿说,西瓜耐旱不耐湿。照他的说法,后院小山丘的沙质土壤排水性能好,土质又疏松,应该很适合种西瓜才是。”

  西瓜的生长习性何宁是知道的,却不能直接说出来,也只能拿李蛋儿当借口。反正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有没有人相信李蛋儿的话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他们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之后几天,何家人选了一块背风向阳的山地,花费了不少精力平整、打理。

  而何宁就在家里浸种催芽。先是将晒了两日的种子放在温水中搅拌、浸泡以消毒,接着冲洗一遍后,将种子泡在浅水中并放到温度较高的厨房内催芽。

  等种子发芽、育苗后才开始播种,等到移栽的时候,何家按照何宁的建议大约一平方米栽一株。

  在何家人的精心照料下,西瓜苗的成活率有百分之六十,幸存下来的幼苗也抽出了枝蔓,稳定成长起来。这个时候何宁又建议减掉每株多余的枝蔓,只留下主蔓和长势最好的两根侧蔓,不让太多的枝叶影响瓜果的生长。为了防止疯长,还减少了灌溉的水分。等蔓长有半米左右时,何宁让何家人隔个三四节用泥土压了蔓。

  前世的西瓜种植为了提高结果率,大部分都采用人工授粉,而这个时代可没人工授粉的说法,自然授粉才是正道。何宁这样半道出身的伪农民也没那技术去挑战权威的神经。

  到了坐瓜的时候,何宁依稀记得需要整细拍平幼瓜下的地面,并拍成斜坡状,将幼瓜呈平行于枝蔓的方向放置,之后每隔一段时间翻一次瓜。坐瓜的时候为了保证西瓜生长所需的大量水分,需要浇灌大量的水分,同时还要确保瓜地水分流通顺畅、不积水。

  这些种植西瓜的经验和条件大部分是何宁前世里回乡下姥姥家时,看到的,听到的,还有一些是何宁在网上查阅的。因此,在种植西瓜上,何宁储备的理论知识还是十分有效的。

  何家人见何宁指导起来有模有样的,心中也觉得挺靠谱。即便有不确定的时候,想想李蛋儿家两年的种植经验,也坚信不疑了。

  两个月左右的悉心照料下,何宁家的西瓜也开始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