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开局识破李二身份! > 030庙堂争辩,李,世民的心思
  文武之争,自古有之。

  尤其是文士傲骨天成,而大多武将是目不识丁,行事冲动没有章法,这更让文士轻视。

  科举是国之重器。

  却只有文科,而没有武科,这更让天下文人士子引以为傲,瞧不起武者,将他们视作粗鄙武夫。

  为此,有不少武将都心生不满。

  今日有天子带头,主动提出要增设武科。

  又有尉迟恭、程咬金、李靖、秦叔宝、李绩这些军中大拿的支持,他们这些武将哪里还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个个武将纷纷站了出来,表示支持。

  “这……”

  “简直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啊。”

  “还请陛下三思啊。”

  一众文臣面露难色。

  武科一旦开设,那武将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这可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一群蠢货。”

  户部尚书萧禹心中暗骂。

  枉费这些人自诩聪明,却看不清楚局势。

  都这么久了,长孙无忌、房谋杜断这些人到现在都没有发声,显然他们早就知道了,并且默许了此事。

  更何况,军方连李靖、秦叔宝、李绩这些属于半隐退的军中大拿都站了出来。

  武科就已经是盖棺定论了,可笑这些人竟然还在反对。

  正如萧禹所料。

  下一秒。

  “愚不可及!”

  “你们这些人就是腐儒,只知道循序礼制,不懂的变通。”

  “你们可知道,我大唐四面尚有突厥、高句丽、吐蕃、吐谷浑等大敌,他们对我大唐虎视眈眈。”

  “科举只取文士而不用武者,长此以往,军中将领出现断层,诸夷犯我大唐,我等如何处之?”

  “难道你们还想让渭水之盟,再次发生吗?”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皆惊。

  渭水之盟,那可是所有大唐人的耻辱。

  武德九年,由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的结盟大军,直接攻至距长安仅4里的泾阳,而当时长安的守军不超过一万人。

  随时面临着亡国的危险。

  最终,李世民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才让突厥大军撤退。

  此事被大唐人视作耻辱,更是让李世民耿耿于怀,立誓要将突厥给灭国。

  没有人刚开口,谁都知道这一刻的李世民必定是愤怒的。

  “哼!”

  “科举不仅要增设武科,文科考试的内容也要增加,参加科举的名额也要作出改变,时间调整为年末。”

  “具体的科举制度……”

  “唐俭。”

  “臣在。”

  “就由你来负责此事,半个月之内,必须把新的科举制度整理出来。”

  “喏。”

  唐俭苦着脸,半个月的时间,这无疑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啊。

  “嗯。”

  “现在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封赏之事,国士陆扬接连提出治国之策,为我大唐立下大功。”

  “朕决定,封其为御史大夫,蓝田县公爵位,食邑千五百户,赏钱百万贯,长安街府邸一座……”

  “嘶!”

  封赏一出,惊起一片哗然声。

  李世民的封赏可谓是丰厚至极。

  不论是御史大夫的官职,蓝田县公的爵位,百万贯的赏钱,长安府邸……

  这些,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说是极大的圣眷,更何况是全部加之在一个人的身上。

  长孙无忌:“仕途坦荡,平步青云啊。”

  “不行,他们都知道了陆扬,我一定要加快速度,回去就带着玉瑶去接触一下陆扬,争取把他给拿下。”

  房玄龄与杜如晦对视一眼,心下更是打定主意,等朝会结束了,就去拜会陆扬,把误会给解除了。

  唐俭也是暗自点头,既然此人能够指出这么多问题,那么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

  自己应该找个机会,去拜访一下此人,向他请教一下解决的办法。

  四人各怀心事,同时抬头看了一眼,各自一笑。

  “陛下!”

  “此举万万不可啊。”

  “不错,我大唐自开国以来,何曾有过这么年轻的县公,这不符合我大唐律法。”

  “还望陛下三思。”

  接二连三的大臣开始反对。

  科举制度的改革,必定会导致世家大族的利益受损,他们不能去责怪天子,那自然就把怒火给转移到了陆扬的头上。

  再者说了。

  李世民的封赏超出了认知,完全不符合礼制,他们有正当的理由去反对。

  哪怕是李世民这个天子,也不能一意孤行。

  “陛下!”

  “陆扬虽说有国士之才,为我大唐解决了棘手的蝗灾问题,又指出了我大唐科举制度存在的弊病。”

  “可陛下给的封赏太过丰厚,确实不符合我大唐律法,况且我大唐国库空虚,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作封赏。”

  “还有,县公爵位不能请许,以陆扬的功劳与资历,并不能胜任此爵位,更无法胜任御史大夫一职位。”

  “因此。”

  “臣以为,当封陆扬蓝田县男爵,赏钱千贯,即可。”

  魏征一开口,石破天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