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开局,大唐李二竟然是我女婿 > 第三十章 第凯旋,李治拜求
  等到苏云回到大唐时,朝野上下无不哗然一片!

  奖赏,官职无不应有!

  等苏云回到府邸时,已经是傍晚时分。

  然而,他的门外,早站了一个人!

  “请问是苏侯吗?在下李智(治)特来拜会阁下!有关天下大事想来此请教一二!”

  苏云眼神闪过一道欣赏。

  眼前这位小将军,倒是有几分心怀天下苍生的气度,实属难得。

  自己将来就算隐居,除非长安和涿郡,否则还要在唐朝李世民的地盘上隐居。

  这样算来,上边有人,才好办事。

  既如此,倒不如卖这小将军个人情,让他去那李世民跟前立个功劳。

  何况,顺手普济天下,也算积德了。

  思绪过后,他心中已有主意。

  “将军不必这般大礼。”

  苏云便将他扶起,笑着自嘲道:“我就一闲人,没那么伟大,救黎民百姓这么大的帽子,你可别往我头上扣。”

  “不过....”

  话锋一转,他却又道:“看在与将军你有缘份上,将军你非要问,我就胡乱说说也无妨。”

  李智(治)大喜,忙道:“请公子赐教。”

  “不过你得答应我,可莫要跟别人说,这计策是我告诉你的,尤其别跟宫里那位讲。”

  苏云郑重其是的叮嘱道。

  “这是为何?”李智(治)茫然。

  苏云叹道:“那位素来爱才,万一他误以为我在图谋什么,非要逼我说出一二,那还得了!”

  李智(治)明悟,却笑道:“以公子之才,出仕为官,走上更高一步简直易如反掌,还能一展心中抱负,何乐而不为呢。”

  “别别别!”

  苏云连连摆手:“我有钱有酒,又有娇妻相伴,逍遥快活的日子不香么,何必出那么费力,做什么官,朝九晚五劳心费神,累也累死。”

  李智(治)一愣,不由看向一旁妹妹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微微苦笑,颇是无奈。

  “我这妹夫视名利如粪土,还真是有几分古来圣贤的风范,这般看来,我想请他出山帮助我就难喽....”

  暗暗感叹后,李智(治)只得一拱手:“苏公子放心,我绝不说是公子的计策,请公子赐教。”

  苏云这才放心,呷一口酒,不慌不忙开口。

  “其实想推行科举制,最简单粗鲁暴的办法,就是将所有世家大族的利益抛之脑后。”

  “到时候,你便不用顾及他们的感受,到时只管奉行科举制,不怕那些个人就可以了。”

  “运气若好的话,说不定还能找到几个大才,到时,乘机打好关系,将来的道路也顺畅些。”

  李智(治)身形一震,眼神蓦的豁然开朗。

  苏云却又道:“不过将军既然说了想救天下百姓于水火,这奉行科举制虽然对寒窗苦读的学子有利,却又会让世家大族难堪,介时虽收拢了人心,却必会遭至世家的怨恨。”

  李智(治)眉头凝起,点头道:“苏公子言之有理,那除了这点之外,就没有别的计策了吗?”

  “你别急嘛,我还没说完呢。”

  苏云呷口酒,便不紧不慢,又将一道计策道出。

  李智(治)眼眸中涌起兴奋与怀疑,忍不住道:“苏公子此计,当真能瞒过世家大族?”

  “此计算不得精妙,对付旁人或许会被识破,但陛下身边的谋士,又不是平庸之辈,他们必定能料中。”

  苏云眼神中透着对这些个人的肯定。

  李智(治)恍然明悟。

  “这计策我已说了,至于要用哪一计,就由将军自己决定了。”

  “不过有一点切记,千万别说是我说的。”

  苏云再次叮嘱道。

  李智(治)眼神已决意,遂是起身一拱手:“请苏公子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那我就先告辞了。”

  当下,李智(治)便留下兵马,在苏宅四周警戒保护。

  李智(治)则星夜兼程,直奔长安皇宫而去。

  …

  皇宫,御书房内。

  “治儿,你不留在府中,为何前来皇宫啊?”

  李世民见着李治后,颇为意外。

  李治拱手道:“禀父亲,儿原本留在府中,但听闻科举制要实行在即,儿臣便自作主张,前来,想为父亲分忧。”李世民先是点头赞许,却又道:“只是这种事,你想帮忙,怕是有心无力。”

  “父亲!”

  李治正色道:“儿在府中时,想到了一条计策,或许能帮得上父亲。”

  李世民眼眸一亮。

  “治儿有何妙计,说来听听?”

  李世民便饶有兴致的问道。

  李治清了清嗓子,大声道:“儿此计,便是杜绝世家插手科举考试,由寒门官吏,担任主考官!”

  此言一出。

  帐中所有人,都眼眸为之一震。

  李世民也精神一震,表情瞬间掠过一道明悟。

  “世家大族的权利再怎么大,但只要他们插不上手,再以科举考试选取人才,定会拉拢天下读书人的民心。”

  “届时,以我大唐的人才,何愁不能灭了高句丽!”

  李治负手而立,朗声分析,浑身一股自信气势。

  李世民惊喜,一时思索起来。

  于是说道:“治儿,你这此计,倒确实有帮助科举考试的可能。”

  李治则兴奋道:“父皇,那咱们还等什么,立刻付诸于行动,实施科举制吧!”

  李治负手而立,嘴角悄然钩起一抹得意。

  李世民捋着长髯,沉吟不语,眼神中,似有一丝顾虑。

  “我知父皇心有顾虑,但也只有如今之计,只怕是我们唯一拉拢天下民心,推行科举制的机会,这也是无奈的选择。”

  李治看出李世民心思,便轻叹着提醒道。

  李世民长吐一口气后,一拍案几,便要开口下令。

  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在帐外。

  紧接着,房玄龄和杜如晦掀帘大步而入,出现在了李世民跟前。

  两人皆是一震,目光齐望向了进来的两位。

  李治回望突然出现的房杜两人,眉头不由暗暗一皱。

  p:还差五百多收藏就两千了,拜求诸位多多收藏吧,在下拜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