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朝大昏君 > 第54章 推杨慎上前
  “杨师,情况比你想象的还要严重。”

  朱厚熜面色严肃。

  看着杨慎道:“杨师,锦衣卫那边传来的情报,和汪鋐说的大致差不太多。汪鋐的奏章对于佛郎机国的战船和火炮夸张了一些,但情况却是差不多的。他们的战船速度比我们快很多,在我们众多战船的包围当中都能够来去自由,随意的打乱部队的部署。他们的火炮射程远,命中率高,威力很大。此次进攻屯门岛,大明军队伤亡非常严重。”

  杨慎瞪大眼睛。

  本来杨慎只是按照朱厚熜的思路考虑了一下,因此回答了朱厚熜的问题。但绝对没有认为葡萄牙一个番夷国家,实力真的很强。

  但现在听朱厚熜的话,让他是颇为惊讶的。

  朱厚熜是皇帝,有很多消息渠道。官方的正规消息渠道不用说,还有锦衣卫、东厂这些特务机构。因此杨慎倒是没有怀疑朱厚熜说的话是假的。

  可要是真的,那么就表明“佛郎机”这个国家的军队实力强大。

  “更严重的是,此次和大明军队交手的佛郎机军队,并不是他们的正规军队,而是他们的武装商团。是佛郎机商人雇佣的武装力量。大明军队此次在屯门岛要驱逐的就是佛郎机商人,以及他们的武装。而且他们的人数也不多,加起来都不到千人。而汪鋐这边光是参与进攻和封锁的军队就有七八千人。但大明军队第一次进攻却失利了,进攻佛郎机商人失利了。”

  京城大佬,都不重视广东发生的这场战争。

  但朱厚熜却知道。

  这是大航海时代,西方殖民者开始开发东方,开始殖民东方。若东方国家跟历史上一样不重视,那么几百年后东方文明就会被西方文明压制,且会取代东方文明。甚至黄种人在和白人第一次的大交锋当中完全落后。大明朝必须要改变,一定要改变。但怎么改变,这一次战争非常重要。

  如果大明朝想要跟上大航海时代,那么和葡萄牙的交流是最大的契机。目前亚洲地区只有葡萄牙商人频繁的过来,所以能够交流的也就是葡萄牙。因此朱厚熜可不像是杨廷和他们,忽视这场战争。

  反而非常重视这一次战争。

  甚至觉得这一次战争来的太及时。

  “杨师,你想想,佛郎机国是一个远在万里之遥的西方国家,而不是近在咫尺的国家。他们的船要来到大明,需要半年多时间,甚至需要一年时间。佛郎机国就是这么远的地方存在的国家。现在佛郎机国的几个商人,就能够跨越万里,来到我大明朝横行。从得到的情报来看,佛郎机国已经占据了马六甲,马六甲王国基本上被佛郎机国覆灭,马六甲成为了佛郎机国在此地的据点。佛郎机国应该有多么强大,才能够在海上如此横行无忌,才能够不把拥有一万万人口的大明朝放在眼里。朕每每想到佛郎机国能够跨越万里之海,区区几个商人就能够和大明军队打仗,就会觉得胆战心惊。除了太宗皇帝之时的三保太监率领的船队,我朝哪里有过如此强大的航海能力。”

  杨慎静静地听着朱厚熜的话。

  越想越觉得“佛郎机国”很厉害。就如朱厚熜说的那样,“佛郎机国”远在万里之遥,却能够来到大明朝,光是这一点已经很厉害。这么远的距离,可以准确的来到大明朝,光是这一点就很厉害。

  而且更厉害的是,几个商人就有强大的武力。

  让大明正规军队在第一次进攻当中失利,让汪鋐都承认对方的强大。几个商人都这么强大,那么这个国家应该有多么强大。如果来的不是佛郎机商人的船队,而不是葡萄牙正规军队,这场战争又如何?

  这也是一种信息的不对称。

  葡萄牙是小国,整个国家的人口也没有多少,只不过大航海时代成为了强国。而且这些西方殖民国家都是靠着商人不停地往外殖民。虽然商人武装比不上国家武装那么厉害,但实力也不容小觑。葡萄牙国家武装,不见得比商人武装就厉害很多倍。甚至以目前的情况,葡萄牙也不可能往远东地区派遣国家武装,只能是小规模的商人武装。因为葡萄牙在欧洲还有敌人,而且葡萄牙目前的主要殖民地集中在非洲和美洲,没空来到亚洲。

  但这些事情杨慎不知道。

  在杨慎他们受到的教育当中,士农工商,商人是排在末位的。推己及人,杨慎认为在“佛郎机国”,商人的地位也是低的。他们类似于做海盗一样,可是实力竟然都这么强大。

  杨慎考虑的是,葡萄牙国家军队。商人的武装都如此强大,他们的国家武装会如何?如果大明朝和葡萄牙国家打仗,若是葡萄牙派出上百艘奏章当中写的那种蜈蜙船,大明沿海谁能够挡得住?

  越想越担心。

  “杨师,你想想。虽然不知道佛郎机国现在是什么情况,在忙什么其他事情。可是我们连他们的几个商人船队都无法轻松战胜,有一天佛郎机国要是派遣他们的正规军队进攻沿海,我大明朝能否挡得住他们。若是在海上战败,那么整个沿海地区都要受到他们的威胁。且佛郎机国已经占据了马六甲,他们会不会往北继续进攻。”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杨慎缓缓地开口。

  如果说之前开始关注蛮夷文化,是因为朱厚熜这个皇帝的要求。后来慢慢的发现,蛮夷文化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可取之处。但也仅仅是如此。

  可是到了现在,杨慎甚至感觉到毛骨悚然。

  特别是听朱厚熜讲“佛郎机国”的事情,杨慎也感觉到了担忧。而且心中开始考虑的是,蛮夷难道真的有了如此的实力?他们真的是蛮夷?

  或者蛮夷为什么会这么厉害?

  “杨师,若‘佛郎机国’的战船、火炮真的比我们还好,你认为我大明朝该如何?”

  “学习,制造。”

  杨慎毫不犹豫的开口。

  朱厚熜很高兴。

  能把一个从小接受圣人之学的杨慎,慢慢的脱离原有的轨迹,也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情。杨慎这种人只要认定一件事情,那么就不会轻易改变主意。因为他就是这种人。

  现在杨慎自主的开始有了这方面想法,那么以后这种想法会继续跟着他。

  “对。朕看历史,最佩服的就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大胆的学习被中原各国鄙视的胡人,让赵国成为了的强国。朕并不怕我大明落后,朕怕的是落后还骄傲自大,不懂得学习。此次作战失利,朕并不放在心上。因为战争就没有百战百胜的,一两次的失败一点都不可怕,失败了总结教训就可以。若‘佛郎机国’真的有比我们更好的战船和火炮,那么我们就要虚心的学习。就跟当初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一样,朕丝毫不怕学习这些蛮夷,会让人耻笑。明明落后,却不承认,却不去学习,才是应该耻笑的事情。朕看这份奏章之后,想到的就是师夷制夷。”

  “师夷制夷?”

  杨慎口中不停地说着这句话。

  师夷制夷。

  杨慎是才子,一下就懂了朱厚熜的意思。学习蛮夷,来击败蛮夷。很有趣的一个概念。要是几个月前的杨慎,必然会对于朱厚熜这句话进行反驳。

  但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杨慎的心态也变化了不少。

  特别是梳理历史,杨慎也看到了胡人文化是怎么融入到了中原文化。现在的中国文化,就是融入了大量的胡人文化。因此他也不像以前那样鄙视蛮夷文化,排斥蛮夷文化。相反杨慎也开始考虑,如何把蛮夷文化融入到中原文化,让大明文化可以更加发展。

  因此并没有反驳朱厚熜,反而是在思考“师夷制夷”这句话。

  “朕知道,我朝读书人都鄙夷蛮夷文化,这是不对的。朕小时候读书很聪明,很多东西学一遍就明白。就非常高兴的找父王炫耀,父王当时就跟朕说,满招损,谦受益。此话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国家。朕希望我朝读书人都能够如此,不要老是觉得我朝天下第一,鄙夷其他任何的文化。”

  杨慎对于朱厚熜这个小皇帝,心中是非常佩服的。

  能够从藩王入继,登基为帝,却聪慧天生,在皇帝位置上丝毫没有不适应。而且如此小的年纪,却一点看不出痕迹。看看他说的这些道理,连自己都没有想过的道理,却从小皇帝口中说出来。

  “杨师,你是才子,是状元出身。朕不知道朕说的这些东西是不是对的。而且就算是对的,朕年纪尚浅,读书不多,也无法表达出来。朕非常希望杨师能够带头,改变我大明读书人的想法。可以引导我大明读书人,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不仅要看到我大明的长处,也要看到蛮夷文化的优势。杨师,朕对杨师寄予厚望。”

  “臣定不负陛下厚望。”

  杨慎立马站起来,鞠躬回答。

  因为杨慎听懂了朱厚熜的意思。朱厚熜是希望杨慎可以成为改革大明读书人想法的一代大师。杨慎明白这是读书人至高荣誉,正所谓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当然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杨慎突然下了决心,道:“皇上,臣请皇上答应,允臣去广东。”

  “杨师要去广东?”

  “臣想亲眼看看汪大人口中的‘佛郎机国’战船,看看他们的火炮。”

  “杨师,你要知道,京城到广东四千多里。一来一回就需要两个多月时间。而且汪鋐那边正在打仗,你很有可能也要跟着他们一起经历战争。等这些事情都完成,你要是回来最少都是半年之后,或许更长的时间。有可能你回到京城,都是明年的夏天了。”

  “臣不怕,臣就想亲眼看看。”

  朱厚熜沉默片刻。

  对于杨慎突然提出这个要求,朱厚熜是颇为意外的。现在的杨慎在京城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去国子监整顿国子监纪律,发展国子监“外学”。而且还保留经筵日讲讲官的职位,每几天就可以和朱厚熜见面。

  但如果离开京城,那么谁也说不到半年之后,甚至一年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更何况是遥远的广东,还要去战场。但杨慎的选择朱厚熜还是比较满意。

  死读书,只能是书呆子。

  杨慎是大才子,可是他大部分的成果,反而是流放滇南的时候出现的。他在滇南流放,时间很多,反而各种思想、各种诗书文章更加活跃和出众。

  杨慎能够成为大明三大才子之首,和杨慎几十年的流放经历是分不开的。

  杨慎如果去前线,亲眼看到前线的战争,亲眼看到葡萄牙的强大,对于他的思想必然会有更多的变化。杨慎身为大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思想方面也是很激进的。他活着的时候,很激烈的批判理学和心学。不仅对于王阳明心学批判很激烈,甚至连朱熹的理学也是猛烈抨击。

  这是一个敢说敢做的人。

  这样的才子才是朱厚熜需要的。让杨慎带头,改变大明读书人的风气。虽然不是很容易,但杨慎这样的才子带头,比朱厚熜说话更好用。

  “杨师,此事让朕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