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朝大昏君 > 第75章 清理朝臣2
  “陛下,这样的调动是不是动作太大。”

  把林俊打发到了南直隶之后,朱厚熜很是满意。

  其实朱厚熜对林俊本人没有多少意见,真是整体来说朱厚熜还是很欣赏林俊这样的大臣。如果不是要打压一下杨廷和这边,朱厚熜本人是绝对不会把林俊踢出京城的。七十岁的年纪,清查京仓的时候,不辞辛苦,很多次都是亲自去看看。对于工作真的是非常认真。

  京仓可不是说全都在京城的仓库。

  京仓一些远的地方,都离京城上百里以上。但林俊年纪这么大,却是一一都去确认。

  进京已经几个月时间,根本没找房子,直接就在办公的地方找了一个休息的位置。林俊以此表明他不恋栈位置,也不恋栈权势,只要完成清查太仓的工作,就随时准备拎包就走。

  几个月之内已经查处了很多问题,解决了很多问题。

  京仓的清查上,林俊是有功劳的。

  不负铁面御史之名。

  但谁让林俊和杨廷和关系这么好。此次召开廷议,其他九卿官员都在观望的时候,林俊站出来支持杨廷和的主张,当然成为了朱厚熜的靶子。

  当然南直隶的庄田也必须要清查。

  不说其他的,就说说皇庄。北直隶多,南直隶一样多。不说皇庄,光是北直隶和南直隶两个地方的权贵庄田,侵占民田的数量估计都要超过十万顷地,也就是一千万亩以上。

  如果这都是民田,那么每年能上交多少赋税。可是变成了权贵的庄田,钱都落入了这些权贵的口袋。这些权贵都是一群寄生虫,寄生在大明朝。不仅不给大明朝做贡献,反而是天天挖大明朝的墙角。

  不过光是把林俊一个人踢到南直隶还不够,朱厚熜并不满意。所以廷议结束之后,让吏部尚书袁宗皋来到乾清宫,准备踢走更多的朝臣。

  袁宗皋看到朱厚熜要踢走的人,心里大惊。

  很是犹豫的问朱厚熜。

  “南直隶地区富裕,情况会很复杂。必须要派遣更多出色的大臣,才能够完成庄田清查工作。为了完成清查工作,对他们也要官升几级,加以鼓励。朕的意见是,工部右侍郎何孟春为南京户部尚书,吏科都给事中张九叙为南京督察院右佥都御史,礼科都给事中张翀为南京户部郎中。配合林宪臣(林俊),清查南直隶庄田。南直隶各级衙门配合他们。”

  朱厚熜要重点踢走的,一个是工部右侍郎何孟春,一个是吏科都给事中张九叙。

  这两个人都是杨廷和在朝中的先锋大将。

  几个九卿不说话的时候,何孟春一个工部右侍郎竟然敢开口支持,不踢走他踢走谁。还有吏科都给事中张九叙,这可是杨廷和在六科当中最大的支持者。

  不管是杨廷和打击宦官,还是驱逐内阁次辅梁储,张九叙都是一马当先。

  至于礼科都给事中张翀,则是他运气不好。一方面他也一直给杨廷和摇旗呐喊,另一方面他挡了朱厚熜欣赏的熊浃的路。熊浃目前是礼科右给事中。

  朱厚熜准备给熊浃升官,把张翀踢走,才好让熊浃成为礼科都给事中。有了王瓒担任礼部尚书,熊浃担任礼科都给事中,那么在大礼仪之争当中,朱厚熜就会占据礼法高度。

  当然朱厚熜也不算是苛待几个人。

  何孟春不过是刚刚才担任工部右侍郎的正三品官员,让他去南京担任户部尚书,一下就成为了正二品官员。短时间之内就已经是官升两级,而且还是三品以上官员上。

  还有张九叙,从一个正七品的吏科都给事中,一跃成为了正四品的南京右佥都御史。虽然南京右佥都御史地位无法和京城督察院的右佥都御史相比,但级别也上了那么多。足足升了六级。本来张九叙如果留在京城,虽然也能够获得正四品官员,但都是太仆寺少卿这些职务,督察院佥都御史是比较困难的。但因为是赶出京城,所以拿到了南京督察院佥都御史的职务。等以后朱厚熜气消了,或者赶走了杨廷和,说不定还能够让他回京。

  到时候原级不动,那都是督察院佥都御史。放出去,就可以巡抚地方。

  张翀算是最差的。

  但也是从正七品的礼科都给事中,成为了正五品的南京户部郎中。

  整体来说,虽然是踢出了京城,但并没有对他们进行贬官。相反都是提了好几级,把他们外放出去,不让他们在京城捣乱。踢走他们,对于杨廷和是一次很严重的打压,也是对于朝臣的一次警告。五个月下来,朱厚熜的帝位越来越稳固,朱厚熜也开始慢慢的,大胆的打压杨廷和。

  “等工部右侍郎何孟春离开之后,礼部右侍郎、工部右侍郎有空位。吏部主持廷推,尽快的补充这些位置。”

  “遵旨。”

  袁宗皋叹口气。

  但知道自己没有办法拒绝,所以只能是接受命令。

  眼前的朱厚熜,虽然才过了五个月时间,但对于袁宗皋来说都是非常陌生的。朱厚熜一直不想继嗣,这是袁宗皋知道的。朱厚熜来北京第一天就问过袁宗皋,自己的皇帝位置从哪里来的。袁宗皋当时回答“天赐也”,表示这个皇帝位置本该就是朱厚熜的。

  当时杨廷和他们要求朱厚熜以皇太子礼入宫,朱厚熜却一直抗拒。最后还是寿宁侯请到了张太后的懿旨,才能够解决那次的对峙。

  那个时候袁宗皋就知道,朱厚熜是不同意继嗣的。

  但袁宗皋是真没有想到,朱厚熜突然抛出大礼仪之争,却根本没跟自己商量过。这让袁宗皋有些失落,同时对于朱厚熜多了一层陌生感。

  袁宗皋现在根本感觉不到眼前的朱厚熜就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兴王世子。

  太厉害。

  连自己这个吏部尚书都没有提前打招呼,就已经和杨廷和他们在廷议当中不落下风。甚至礼部尚书王瓒一个人,喷的几个内阁大臣都无话可说。

  还有六科的一些给事中,都站在朱厚熜这边。

  袁宗皋真没有想到,朱厚熜在朝臣当中已经拥有如此的支持力度。小皇帝五个月之后已经开始羽翼丰满。看朱厚熜现在的表现,很多事情已经开始独断乾坤。

  “皇上,可有看好的人选。”

  袁宗皋小心的问朱厚熜。

  以前朱厚熜对于人事关系,一般都是商量着来。包括和杨廷和他们做政治交换,以此来任命一些自己看好的官员。但现在朱厚熜直接下命令,因此袁宗皋不敢擅自决定。

  “朕认识人少。翰林院侍读学士翟銮不错,若可以给他一个争夺礼部右侍郎的机会。工部右侍郎,袁卿要是觉得有合适的人,可以推荐。”

  朱厚熜认识的人真的很少。

  到现在为止,别看朱厚熜当了五个月的皇帝,大部分大臣都只是看过资料,并没有真正见过他们。朱厚熜真正熟悉的,还是内阁阁臣、大九卿、小九卿、六科、督察院,以及翰林院。

  特别是翰林院认识的人最多。

  经筵日讲,翰林院这边都是轮着给朱厚熜讲课。除了朱厚熜欣赏的几个人,像杨慎、李时、严嵩他们之外,还有不少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给朱厚熜讲过课。

  朱厚熜也一直在观察这些翰林院翰林。

  翟銮是翰林院侍读学士,讲课倒是很好。而且性格平和,一直在翰林院熬资历,也不参与杨廷和他们那边的事情。老老实实的在翰林院当官。

  所以推荐给了袁宗皋。

  至于工部右侍郎,让袁宗皋看着选一下。袁宗皋也当了五个月的吏部尚书,认识的官员肯定比朱厚熜多。而且袁宗皋虽然是朱厚熜从安陆带来的嫡系,但也有自己的利益。

  做皇帝不能把所有好处都自己拿着。

  给下面的官员,足够的权力才行。袁宗皋是吏部尚书,如此重要的位置,肯定有很多人想要提拔。工部右侍郎算是朱厚熜赏给袁宗皋的。

  “臣遵命。”

  “还有六科那边。”

  朱厚熜想了想道:“张九叙和张翀离开六科之后,熊浃升任为礼科都给事中,史道和夏言都要升一级。特别是夏言,从清理冗员到清查庄田,包括此次清查皇庄,都功劳甚大。吏部要都记好了他的功劳。”

  “臣明白。”

  看看皇帝近臣的待遇。

  皇帝一个人,能记住多少大臣的名字。可是六科虽然都是正七品的小官,但因为是皇帝近臣,所以只要活跃的话,皇帝就能够记住你的名字。被皇帝记住名字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当然有好处,也有坏处。

  看看张九叙和张翀,在六科算是很活跃,也很有威望。甚至资历也足够,到了离开六科的时候。结果被朱厚熜记在心里,找个借口就要把他们赶走,类似于流放。当然好处也是非常明显。

  熊浃、史道、夏言几个人,都入了朱厚熜的眼。

  只要以后没有大问题,以后没有被皇帝厌弃,那么他们未来都能够身居高位,前途光明。

  “袁卿,此事就交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