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朝大昏君 > 第139章 分化勋贵
  “和去年变化不是很大。”

  每一场的改革,那都是利益再分配的事情。只要是利益再分配,那么必然会有利益受损的一方,也会有得利的一方。因此改革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市舶司改革也是如此。

  不说朝野上下反对的呼声,失去了市舶司控制权的地方三司衙门也会是火冒三丈。毕竟市舶司之前是地方三司衙门管理,虽然和太监争夺控制权,但还是有大量的利润流入地方三司衙门。

  现在市舶司要统一,统一划入市舶总司,钱都要流入户部当中,他们怎么可能高兴。

  但没有办法。

  朱厚熜既然决定支持吴廷举,就没有任何的犹豫。迅速的批准了吴廷举的要求,把林富和湛若水调到市舶总司,参与市舶司改革。

  林富和湛若水,都是之前争论当中,少有的坚定反对海禁的官员。

  真是要人有人,要政策有政策。

  而且为了支持市舶司改革,朱厚熜还任命严嵩为鸿胪寺少卿,南下广州和佛郎机商人谈判。其实不仅仅是佛郎机商人,东南亚几乎所有的商人都在谈判行列当中。

  市舶总司也会派人和严嵩一起参与谈判。

  所谓的谈判,就是双方制定一些规则。那些海外的海商,他们在哪里卸货,在哪里接受检查,要抽多少税。不同的商品会有不同的税率。

  这些都需要谈判。

  市舶司的事情是大事情,但朝廷还有其他的事情。这是嘉靖二年的年末,朝廷再一次开始总结这一年的事情。朱厚熜现在是和庄田清吏司的郎中桂萼说话。

  邹文盛本来是亲自负责庄田清吏司的工作。

  但随着秦金担任户部尚书,吴廷举负责市舶司改革,邹文盛在户部负责的工作多了起来。因此庄田清吏司的工作完全是桂萼一个人负责。

  相比起去年来说,庄田清吏司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税收也增加了一些。但相比起去年来说,并没有质的改变。

  “皇上,今年要交税的庄田并没有增加多少。而且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剩下的那些权贵是不会同意自家的田地交税的。所以庄田清吏司的税收会稳定下来。”

  “我看看名单。”

  庄田交税,全凭自愿。

  虽然朱厚熜做了一些事情,愿意让庄田交税的,朱厚熜都是予以重用。那些不愿意庄田交税的权贵,朱厚熜都是冷落。可是很明显开始的时候有些用处,但过了一年现在没什么用处了。

  剩下的不少权贵,都不指望升官发财,都只是一群吃喝玩乐的。所以并不在意皇帝的重用。另外一些权贵是位高权重,实力强大,并不担心皇帝会对他们怎么样。

  权贵是没落了,但权贵毕竟都是一群大明功臣后代。皇帝也不能随便对待这些权贵。因此他们并不害怕皇帝会怎么样。朱厚熜看了名单之后,就盯着其中的一个人。

  定国公徐光祚。

  定国公,老祖宗是大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当然定国公的爵位不是徐达传下来的,是徐达的次子徐增寿传下来的爵位。徐增寿和朱棣关系很好,在朱允炆前面给朱棣打掩护,而且还跟朱棣眉来眼去,互通消息。朱允炆后来调查,发现是徐增寿和朱棣有关系,因此一怒之下砍了徐增寿。

  等朱棣靖难成功,想到徐增寿的情义,朱棣就封了徐增寿为定国公。定国公这个爵位在靖难功臣当中都是排的上号的,更何况徐增寿还是朱棣的小舅子。

  只不过定国公一脉,因为徐增寿死了,因此其他靖难功臣活着的时候,比不上他们位高权重。毕竟是人走茶凉,徐增寿死了,朱棣看在他的面子上照顾他的后人是可以的。但徐增寿后人并没有获得很显赫,很高的职位。

  一直到徐光祚的出现。

  徐光祚这个人凭借着自己和明孝宗、明武宗的交情,让定国公一脉迅速成为勋贵当中数一数二的顶级勋贵。现在直接抵制朱厚熜庄田收税的,就是定国公徐光祚。有了他在前面,所以一大批勋贵都不害怕,这一年来都不怎么关心这个话题。

  也正是因为徐光祚的不配合,所以成国公一系也是阳奉阴违,英国公一系更是不发表任何的看法。

  这让朱厚熜很是生气。

  该死的。

  “若是皇庄、勋贵所有的庄田都收税,那么一年的税收能够达到多少?”

  “会超过300万石。”

  “300万石?”

  “是,初步估计应该是可以超过300万石。这并不包括南直隶那边的情况,若是加上南直隶的情况,应该可以达到500万石左右。”

  500万石。

  这是什么规模的税收。一旦全部的庄田都可以收税,那么可以增加多少财政。这群权贵不交税,说白了都是占朝廷的便宜。虽然这两年朱厚熜积极推动权贵庄田交税,但两年下来也不过是160万石左右。

  想一想朱厚熜就愤怒。

  朝廷现在有很多事情想干,但却是干不下去,就是因为手中没钱。同样朱厚熜算是大明朝皇帝当中相当节俭的一个皇帝。登基之后到现在都没有大规模修缮过宫殿。

  只是对旧的宫殿进行了缝缝补补。

  在大明朝哪里有这么节俭的皇帝。之前的那些皇帝,哪一个不是登基之后,就开始修缮宫内宫殿。而且宫殿就算不是新建,只要进行修缮,几十万两就没有了。甚至多的时候,只要开始修缮宫殿,二三百万的巨款都没了。

  相比起来,朱厚熜根本没花钱。

  朱厚熜的钱都花在了哪里?投资在天津塘沽港口,投资在典当行,花钱支持全国各省省府开建图书馆,还要养兵。因此朱厚熜总是感觉缺钱用。

  可是这些权贵呢?

  一个个手里握有世袭爵位,吃着国家的俸禄,却一个个占着土地不交税。一个个过得比朱厚熜都要潇洒,朱厚熜岂能忍受这样的事情。

  如果大家过得都不舒服,那么没什么事情。但现在皇帝穷的叮当响,你们权贵凭什么这么有钱。越想朱厚熜就越生气。因此摆了摆手道:“朕知道了,你去忙。”

  “臣告退。”

  桂萼离开。

  看着桂萼的背影,朱厚熜考虑更多。

  庄田清吏司自从成立以来,具体的工作都是桂萼在负责。到现在庄田清吏司的工作进入正常,已经不是很需要桂萼。把桂萼这样的官员放在这个位置上,更多的是束缚他的能力。

  看来桂萼的职位应该调一调。

  只是让桂萼去哪里,还需要朱厚熜好好地考虑一下。

  想了想道:“黄伴,派人去东厂,让张永拿东瓯王汤和后人的资料来乾清宫。”

  “是。”

  前朝老臣开始凋零,皇宫内院的老太监也到了养老的时候。

  司礼监掌印太监萧敬,今年已经是七十五岁。虽然现在看起来身体还好,眼睛耳朵都好用。但毕竟是年纪大了,已经跟朱厚熜表示要告老退休。现在朱厚熜的皇位稳固,朱厚熜也不需要萧敬这样的老太监,帮忙稳定内廷。

  因此也准备批准萧敬的请求,让他可以安心的养老。

  目前朱厚熜在考虑,让谁接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职务。三个人选,一个是御马监掌印太监张佐,一个是御用监掌印太监黄锦,一个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的张永。

  就在朱厚熜思考的时候,张永匆匆忙忙的来到了乾清宫。

  作为明武宗时期的权阉,张永是明武宗宠信的权阉当中仅剩的一个。明武宗时期的权阉,运气不好的被抄家砍头,运气好的都是被发配去守陵。像迎接朱厚熜登基的谷大用、张锦、韦霖这些权阉,这一年来都被朱厚熜陆陆续续处理。只不过朱厚熜给他们留下了一些体面,不少人并没有发配他们,给他们留下一笔钱,让他们去养老。

  处理的不仅仅是他们,连同他们的家人也受到了打击。

  谷大用两个获得伯爵爵位的兄弟,也都被废除爵位,查抄资产。唯一留下来的就是张永,不仅活的好好地,还在提督东厂,手握重权。

  但因为谷大用他们前车之鉴,张永是越发的小心。

  现在的张永每天都是胆战心惊,就想要好好地当差,能够顺利的退休养老。因此朱厚熜有事情,张永立马是跑了过来。

  “参见皇上。”

  “免礼。张臣,朕想知道东瓯王汤和后人的情况。”

  “皇上,臣已经是找到了东瓯王汤和后人的资料。”